“Love is not primarily a relationship to a specific person; it is an attitude, an orientation of character which determines the relatedness of a person to the world as a whole, not toward one “object” of love. If a person loves only one other person and is indifferent to the rest of his fellow men, his love is not love but a symbiotic attachment, or an enlarged egotism. Yet, most people believe that love is constituted by the object, not by the faculty.”
— Erich Fromm, The Art of Loving
Photographer: Issei Suda
159) 談鍾玲《我的青芽歲月》(2022) 中東海的結拜的五人:莫迪滇譯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及羅文森《懷念大學歲月 與我的良師益友》(2014)及"新書發表會"、楊朵;《戀戀九號宿舍》《當機會被我撞見》 《神州行》 等7本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51617707007169
談鍾玲《我的青芽歲月》(2022) 中東海的結拜的五人:莫迪滇及羅文森
羅文森與鍾玲《我的青芽歲月》中〈東海的人情味〉〈劇裡劇外情〉*兩節相關。
*我大學的舞台人生
羅文森與鍾玲《我的青芽歲月》中〈東海的人情味〉〈劇裡劇外情〉*兩節相關。
*我大學的舞台人生
次,贇,東海道五十三次
Portrait of Hiroshige , his head shaven, at age over fifty, [N 1] by Kunisada The Fifty-Three Stations of the Tōkaidō ( ...
曹永洋(編)《蘭巴倫的篝火》,台北:志文出版社,2006.
這兩篇感人
熱愛台灣的蘭大弼醫師 賴其萬
捐張椅子給自己喜愛的公園 賴其萬
HCBOOKSTORY.BLOGSPOT.COM
賴其萬 醫師 Chi-Wan Lai;S. Freud《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1971、《夢的解析 》1972,《圖騰與禁忌》1976;。E. Fromn 《超越弗洛依德》1991
曹永洋(編)《 蘭巴倫的篝火 》,台北:志文出版社,2006. 熱愛台灣的蘭大弼醫師 賴其萬 捐張椅子給自己喜愛的公園 賴其萬 感人 S. Freud《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1971 定價24元、《夢的解析 》1972;1998年再版,280元...
S. Freud《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1971、《夢的解析 》1972,《圖騰與禁忌》1976;。E. Fromn 《超越弗洛依德》1991
S. Freud《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1971 定價24元、《夢的解析 》1972;1998年再版,280元,《圖騰與禁忌》1976,40元;。E. Fromn 《超越弗洛依德》1991,100元 Hanching Chung 2016年6月13日 ...
《禪外說禪》《文言與白話》張中行作品集 為胡 上日文課 家課 《郎世寧之藝術》台北:幼獅 1991 這是1988年輔仁大學慶祝郎世寧300歲的 "宗教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 我們從末篇《郎世寧十駿犬命名由來》頁197-200 知道其命名是乾隆的"信筆一揮" 不必當真 :彪/斑錦彪/grey hound 聽a thousand winds 風可數 午餐前碰老婦 yy 說很多 她要引 GeorgeMead和 Eric Fromn 美空的是DVD 不是CD
Portrait of Hiroshige , his head shaven, at age over fifty, [N 1] by Kunisada The Fifty-Three Stations of the Tōkaidō ( ...
曹永洋(編)《蘭巴倫的篝火》,台北:志文出版社,2006.
這兩篇感人
熱愛台灣的蘭大弼醫師 賴其萬
捐張椅子給自己喜愛的公園 賴其萬
HCBOOKSTORY.BLOGSPOT.COM
賴其萬 醫師 Chi-Wan Lai;S. Freud《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1971、《夢的解析 》1972,《圖騰與禁忌》1976;。E. Fromn 《超越弗洛依德》1991
曹永洋(編)《 蘭巴倫的篝火 》,台北:志文出版社,2006. 熱愛台灣的蘭大弼醫師 賴其萬 捐張椅子給自己喜愛的公園 賴其萬 感人 S. Freud《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1971 定價24元、《夢的解析 》1972;1998年再版,280元...
S. Freud《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1971、《夢的解析 》1972,《圖騰與禁忌》1976;。E. Fromn 《超越弗洛依德》1991
S. Freud《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1971 定價24元、《夢的解析 》1972;1998年再版,280元,《圖騰與禁忌》1976,40元;。E. Fromn 《超越弗洛依德》1991,100元 Hanching Chung 2016年6月13日 ...
《禪外說禪》《文言與白話》張中行作品集 為胡 上日文課 家課 《郎世寧之藝術》台北:幼獅 1991 這是1988年輔仁大學慶祝郎世寧300歲的 "宗教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 我們從末篇《郎世寧十駿犬命名由來》頁197-200 知道其命名是乾隆的"信筆一揮" 不必當真 :彪/斑錦彪/grey hound 聽a thousand winds 風可數 午餐前碰老婦 yy 說很多 她要引 GeorgeMead和 Eric Fromn 美空的是DVD 不是CD
9點進辦公室 微雨 整天雨 現在近16:00 聽得到外面雨中輪胎碾過聲 原本想參加哲學系演出 只是多讀SZUKI和FROMN的禪而誤了 中午去台大轉一圈 午餐 看法輪功的攤位一男一女如何收攤 活動處訂蘋果日報和聯合報 可能數月沒去UDN 今有元智1107 2011
台灣四、五年級生的青春讀本
韓國天團BTS推薦給歌迷的精神指引
出版65年.34種語言.全球暢銷3000萬冊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跨時代不朽經典.全新繁體中譯本
獨家收錄佛洛姆珍貴照片、書信摘文,與撰寫《愛的藝術》之思考歷程
韓國天團BTS推薦給歌迷的精神指引
出版65年.34種語言.全球暢銷3000萬冊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跨時代不朽經典.全新繁體中譯本
獨家收錄佛洛姆珍貴照片、書信摘文,與撰寫《愛的藝術》之思考歷程
父母、配偶、兒女、兄弟姊妹、朋友、職場共事者,人身處在各種人際關係中,被關心,也付出情感,有時互動良好,有時身心俱疲。但,愛這種被歸為情感層面的東西,真的如此飄忽不定,無法以理智控制,無法學習?永遠只能讓人在愛中傷痕累累之後,才能累積經驗,得到一絲安穩的感受?
佛洛姆是第一位認為「愛」和「愛的能力」值得談的心理學學者,1956年,談愛的專書《愛的藝術》問世。佛洛姆告訴讀者,愛和世上所有的技藝、學問一樣,也是可以學習的;愛不是讓人捉摸不定、求之不得,或任人玩弄於鼓掌的東西,愛有紮實的理論與實踐的方法。他提出的主張是:
「沒有愛,人類連一天也不能存在。」(愛的重要性)
「愛是人身上的主動力量。」(愛的能力不需外求)
「如果我真正愛一個人,我就會愛所有人,就會愛世界,就會愛生命。」(愛的極致表現)
佛洛姆從所有層面探索「愛」。不只是羅曼蒂克、讓人沉浸於錯誤觀念和虛幻期待的愛,更包括親子之愛、手足之愛、男女愛、自愛,以及對神的愛。他更進一步指出,愛其實是人格培養,人想發展愛的能力,謙恭、勇敢、真誠地愛他人,可藉由努力發展人格來達成。
「愛是一種行動,是人的力量的發揮。」於是我們明白,愛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也因此《愛的藝術》能廣為流傳,繼續鼓勵人們:了解愛,學習愛,實踐愛。
E. Fromn 《愛的藝術》是我1971、1972年之交時的讀物,對我有影響。
Hanching Chung
Philo Thoughts
·
Take for instance a man driven to incessant work by a sense of deep insecurity and loneliness; or another one driven by ambition, or greed for money. In all these cases the person is the slave of a passion, and his activity is in reality a "passivity" because he is driven; he is the sufferer, not the "actor." On the other hand a man sitting quiet and contemplating, with no purpose or aim except that of experiencing himself and his oneness with the world, is considered to be "passive", because he is not "doing" anything. In reality, this attitude of concentrated meditation is the highest activity there is, an activity of the soul, which is possible on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ner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Erich Fromm
(Book: The Art of Loving https://amzn.to/3RNW0lV)
根據辜先生的簡介,精神與下本書相通
上個世紀號稱賢人智者的佛洛姆,寫出一本超級暢銷書《愛的藝術》,大家奉為「愛情聖經」。他運用社會主義的觀點加上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娓娓道出愛情的妙諦。他認為,有決心,有毅力、心思敏銳的人類,必須從世俗的欲求解放出來。一旦如此,才能從消費者變成有能力去愛的人。對世界有滿滿的愛,是跟吝嗇貪心是完全不同的。愛人者並不會想「擁有」,他尊重一切的存在,並且用付出取代強取好奪。~~古振峰
----
愛的藝術(史上最暢銷心理學不朽經典世紀新譯本):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The Art of Loving
- 原文作者: Erich Fromm
- 譯者: 梁永安
- 出版社:木馬文化 2021
台灣四、五年級生的青春讀本
韓國天團BTS推薦給歌迷的精神指引
出版65年.34種語言.全球暢銷3000萬冊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跨時代不朽經典.全新繁體中譯本
獨家收錄佛洛姆珍貴照片、書信摘文,與撰寫《愛的藝術》之思考歷程
韓國天團BTS推薦給歌迷的精神指引
出版65年.34種語言.全球暢銷3000萬冊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跨時代不朽經典.全新繁體中譯本
獨家收錄佛洛姆珍貴照片、書信摘文,與撰寫《愛的藝術》之思考歷程
父母、配偶、兒女、兄弟姊妹、朋友、職場共事者,人身處在各種人際關係中,被關心,也付出情感,有時互動良好,有時身心俱疲。但,愛這種被歸為情感層面的東西,真的如此飄忽不定,無法以理智控制,無法學習?永遠只能讓人在愛中傷痕累累之後,才能累積經驗,得到一絲安穩的感受?
佛洛姆是第一位認為「愛」和「愛的能力」值得談的心理學學者,1956年,談愛的專書《愛的藝術》問世。佛洛姆告訴讀者,愛和世上所有的技藝、學問一樣,也是可以學習的;愛不是讓人捉摸不定、求之不得,或任人玩弄於鼓掌的東西,愛有紮實的理論與實踐的方法。他提出的主張是:
「沒有愛,人類連一天也不能存在。」(愛的重要性)
「愛是人身上的主動力量。」(愛的能力不需外求)
「如果我真正愛一個人,我就會愛所有人,就會愛世界,就會愛生命。」(愛的極致表現)
佛洛姆從所有層面探索「愛」。不只是羅曼蒂克、讓人沉浸於錯誤觀念和虛幻期待的愛,更包括親子之愛、手足之愛、男女愛、自愛,以及對神的愛。他更進一步指出,愛其實是人格培養,人想發展愛的能力,謙恭、勇敢、真誠地愛他人,可藉由努力發展人格來達成。
「愛是一種行動,是人的力量的發揮。」於是我們明白,愛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也因此《愛的藝術》能廣為流傳,繼續鼓勵人們:了解愛,學習愛,實踐愛。
作者介紹
***
當時,孟祥森可能還沒住到東海附近。
孟東籬(本名孟祥森,曾使用筆名漆木朵,1937年5月25日-2009年9月21日),生於中國河北省定興縣,台灣已故文學作家,力行耕讀澹泊的生活方式,以生態、哲學為主題寫作,並大量翻譯艱深的外文鉅作著稱,素有綠色生態作家稱號。
孟東籬(本名孟祥森,曾使用筆名漆木朵,1937年5月25日-2009年9月21日),生於中國河北省定興縣,台灣已故文學作家,力行耕讀澹泊的生活方式,以生態、哲學為主題寫作,並大量翻譯艱深的外文鉅作著稱,素有綠色生態作家稱號。
目錄
- 《禪與心理分析》齡木大拙 E. Fromn 1971/1983
- 1979年,《如果麥子不死:紀德自傳》.紀德撰.孟祥森譯.志文出版.如果麥子不死SI LE GRAIN NE MEURT 紀德自傳紀德著孟祥森譯新潮文庫219 志文
出版社. 李筱峰
心理分析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在《愛的藝術》中說:「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愛情可以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而雙方都會因喚醒了內心的某種生命力而充滿快樂。」佛洛姆認為,愛的本質有四大元素:關懷、責任、尊重和了解。他的著作甚豐,尤以《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是分析專制獨裁政治形成的心理背景,最具啟發性。我在高中時深受佛洛姆的啟發。以下是我在回憶錄《小瘋人生》中的一段受佛洛姆啟蒙的敘述:〈佛洛姆教我不要「逃避自由」〉在民主自由的理念上,高中時代讀到心理分析學家佛洛姆的 《逃避自由》的理論,大受啟發。他比喻獨裁者的形成,像「虐待狂」跟「被虐待狂」的結合。佛洛姆說:「想要主宰他人的行為與想要被主宰的行為雖然正好相反,但實際是有密切關聯的。從心理學的觀點研究,兩者有一個共同的來源,你不能忍受自己的孤獨及懦 弱,這種現象為共生體,意即兩者必須共存。因此必須喪失其個別獨立的完整性, 而成為互相依賴的現象...,一為失去自己,使自己融化於外界的權力中;另一為 擴大自己,使他人變成自己的一部分。」獨裁政治便是「虐待狂者」(統治者)與「被虐待狂者」(擁護獨裁者)的 密切合作而形成的。人民由於徬徨、無助、孤獨、不安全感等,而造成逃避的心 理機制(Mechanisms of Escape)。佛洛姆說:「逃避的心理機制在被虐待者方面而言,是指其個人有放棄其自己獨立自由的傾向,而希望去與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結合起來,以便獲得他所缺少的力量。」 「被虐待狂的景象,有依賴的特性,其一般的取向,很明顯的是一種病態及無理性的,但卻常常以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他們總是認為其依賴特性是愛護與忠心。」「獨裁主義的勇氣是能承受他們的主宰所帶給他們的一切命運,能忍受而不抱怨是最高的美德...。獨裁的特性中,服從才能代表他們的英雄氣概。」了解這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對於歷史上人民擁護獨裁的心理背景,應該 可以更加了然。在帝王專制或極權獨裁的政治下,奴性的人民總自認為對獨裁統治者的一言一行表示無異議的馴從,是一種忠心愛國的表現。反之,若是對統治者表示異議,則是一種「叛國」、「叛亂」的罪行。佛洛姆的分析,仿佛針對著三年前還在書桌上擺著蔣介石照片的我而發的。我一路所受的教育–效忠領袖,報效國家–的教育,不就是這種培養廣大人民「逃避自由」的教育嗎?也差不多在此時(高中二年級),我讀到徐訏的《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他是文藝作家(以《風蕭蕭》聞名),也在《自由中國》發表自由主義的文藝理論的文章。徐訏以下這段文字也把我打醒:「個人崇拜乃是英雄主義的產物。當一個領袖,可以肅清壓抑一切異己的勢力之時,他就必須造成一種偶像性的個人崇拜,這時候,他必須被神化為萬能,變成一個祭師,代表了神,成為聖經教義的最正確的詮釋者,使無人可以變動其領導地位。」佛洛姆和徐訏的理念,今天來看仍然很管用。今天的中國出現終身職的「習皇帝」,竟然還有很多人覺得沒有關係,說「國家」比較重要,個人無自由沒關係,這正是「逃避自由」的心理。台灣有部分人逃避自由,中國人更是比比皆在逃避自由。(以上摘錄自拙著《小瘋人生》第6章「第一次覺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