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 2024

新潮文庫《100個偉大音樂家 》(1981) 《巴洛克音樂 》。林道生與《全音音樂文摘》很小的小夜曲


 巴洛克音樂 志文出版2001

邱文哲先生詳讀此書,每頁筆記,眉批等。可見翻譯日本書的重要。雖然邱先生是留日的,但是讀翻譯本更方便。

他惟一不滿是封面人物非啓發巴洛克音樂者

而是百多年後的音樂

曹永洋當時當志文出版社主編,似乎資訊不足或督導不周。

Baroque music 近百年來再受重視。台灣是2004年文大藝術學院陳院長開始推動,而組成Taiwan Baroque Orchestra樂團,成為台灣西洋巴洛克音樂的火車頭。三年多前再出現微光樂團,積極在推動西洋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的古樂。很值很去欣賞的的樂團之一




 175)新潮文庫《100個偉大音樂家 》(1981)、Bryce Morrison《李斯特》(1995)中的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 – 1886) ; 李斯特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 "Three sonnets of Petrarch"》。台北懷恩堂週五音樂會(林伶美,2022.9.23);【YouTube漢清講堂 227 】《喬治‧ 桑與福樓拜 》:Liszt於1837 兩次與Marie d'Agoult (達古爾造)訪喬治桑Sand的Nohant 居

175)新潮文庫《100個偉大音樂家 》(1981)、Bryce Morrison《李斯特》(1995)中的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 – 1886) ; 李斯特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 "Three sonnets of Petrarch"》。台北懷恩堂週五音樂會(林伶美,2022.9.23);【YouTube漢清講堂 227 】《喬治‧ 桑與福樓拜 》:Liszt於1837 兩次與Marie d'Agoult (達古爾造)訪喬治桑Sand的Nohant 居

李志銘──和姜慧珍
其他 2 人

 
【從花蓮看世界──林道生與《全音音樂文摘》】
.
去年底,透過臉書社群串連的奇妙緣份,當時正開始著手編纂《李哲洋談樂錄》一書的我,意外地從《時代的回聲:林道生的人生樂章》這本傳記作者姜慧珍那邊連繫上了林道生的家屬後代,並且相約要找時間前去花蓮拜訪。
及至今年開春(三月),在彼此通信往來的初步安排下,我便隨同紀錄片導演李立劭(李哲洋之子)和他的工作團隊前往位在花蓮吉安鄉的林家宅邸,訪談拍攝早年曾長期支持協助《全音音樂文摘》(李哲洋擔綱主編)翻譯撰稿的前輩音樂家林道生。
當天來到訪談現場,年近九旬的林道生,身體看起來還是相當硬朗、健談,他除了跟李哲洋同年(皆為1934年生)之外,兩人亦有同鄉之誼(出生於彰化),同樣也都是因家人遭受「白色恐怖」事件牽連的受害者(詳情請參閱《時代的回聲:林道生的人生樂章》與《李哲洋談樂錄》)。
根據史料記載,自1972年7月起,林道生開始為《全音音樂文摘》翻譯文章,及至1980年代後,由於國內音樂雜誌漸多、稿約不斷,林道生在《全音音樂文摘》的翻譯文章逐漸減少,直至1989年12月止。
在過去那個資訊匱乏的年代,林道生表示,藉由《全音音樂文摘》刊登的名曲解說和音樂家介紹等譯自日本權威音樂雜誌的翻譯文章,不僅作為當時渴望接觸音樂的年輕人汲取知識養分的重要來源(另外還有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更讓許多沒有機會出國的讀者從此打開了通往全世界的音樂窗口,能夠藉由這份小小二十四開的雜誌裡「周遊(神遊)世界各國」。

。。。。
陳漢金

是誰伴奏誰?誰被誰伴奏? - 從「三重奏鳴曲」到「鋼琴三重奏」 上一篇貼文,我介紹了新近被發現的一部莫札特小時候的室內樂《很小的小夜曲》(K. 648)之際,特別強調它的樂器組合應該是巴洛克式的「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而不是「弦樂三重奏」。今天颱風天,閒閒沒代誌,我就順勢再寫一篇有些長度的文字,讓大家一起動動腦筋,當做上一篇的續集吧。 《很小的小夜曲》被莫札特創作的1760年代,巴洛克風格儘管還存在著一些餘緒,但已不再是主流 ;適應新時代的音樂表達方式逐漸在形成之中。在室內樂的領域,巴洛克最重要的三重奏鳴曲,將被其他類型的室內樂所取代,這些不同的室內樂中,有一種叫做「龬琴三重奏」(piano trio)。巴洛克時期的三重奏鳴曲與古典時期的鋼琴三重奏,都涉及了「三重奏」(trio)一詞,表面看起來類似,實際上卻相當不同。 十七世紀後半發源於義大利的三重奏鳴曲,最初是由一些小提琴家研創出來,這類室內樂是以弦樂為主的:兩把小提琴另加持續低音(basso continuo,或簡稱 basso)。持續低音的聲部經常由鍵盤樂器與大提琴一起演奏。因此,「三重」指的是三個聲部的叠合,卻經常由四個人一起演奏。在持續低音的聲部,鍵盤樂器奏出低音部旋律,還要同時奏出和聲的伴奏;大提琴主要是重覆著低音的旋律。我們不妨再聽一次莫札特的《很小的小夜曲》,並且特別注意一下上述的聲部分配。 https://youtu.be/Qne57NUS7Bw 進入十八世紀之後,也就是「巴洛克晚期」,另一種類型的三重奏已在逐漸形成之中,它將發展成日後古典時期的「鋼琴三重奏」。這類三重奏最初是以大鍵琴為中心,再加進小提琴、大提琴各一把,當做陪襯;也就是說,用小提琴與大提琴來伴奏大鍵琴 - 正好與三重奏鳴曲相反,三重奏鳴曲是以大鍵琴彈持續低音,「伴奏」兩把小提琴的。這類以大鍵琴為主、兩把弦樂器為輔的室內樂,主要興起於大鍵琴最盛行的法國;拉摩(J.-Ph. Rameau, 1683-1764)與他同時代的一些作曲家們,都曾留下這種「具有弦樂伴奏的大鍵琴曲」。一位來自德國,在巴黎發展的作曲家修貝特(Johann Schobert , 1735-1767; 注意,不是舒伯特),曾寫作了一些「具有弦樂伴奏的鍵盤樂器奏鳴曲」。這類奏鳴曲(sonate),可以「一魚兩吃」,人們可以當做大鍵琴或鋼琴的獨奏曲彈;也可以加進弦樂器當做伴奏,就成了室內樂。加入弦樂時,小提琴主要是重覆鍵盤樂器的右手旋律,大提琴演奏的,更是與鍵盤左手一致。日後這類「法式的鍵盤樂器三重奏」,被傳到國外,尤其是德、奧,就被發揮的更豐富、細緻,成了古典、浪漫時期的「鋼琴三重奏」。 莫札特於1763年七歲時,第一次抵巴黎,在那裡深受修貝特的啓發,影響了他的鍵盤樂器室內樂創作,主要是「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以及「鋼琴三重奏」。然而當時並𣎴是如此稱呼這兩類室內樂:我們今天稱為「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的,莫札特在出版這些曲子時,被寫成「具有小提琴伴奏的鋼琴奏鳴曲」;「鋼琴三重奏」則被稱做「具有小提琴與大提琴伴奏的鋼琴奏鳴曲」。 我們不妨聽一下莫札特的《降B大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K. 254)。此曲創作於1776年,手稿上的標題是「為大鍵琴、小提琴、大提琴的嬉遊曲(Divertimento)」,注意大鍵琴是被擺在第一順位。1778年此曲在巴黎出版時,標題被改成「為大鍵琴或鋼琴的嬉遊曲,具有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伴奏」。 建議大家先聽聽一個演奏的很「平衡」的版本,鋼琴四平八穩的成為重心,小提琴時而有些變化的重覆龬琴的右手,時而謙遜的與右手「對話」,大提琴更加含蓄的,經常與鋼琴的左手同行。這是「美藝三重奏團」的錄音。 https://youtu.be/1cZIuHeNUj4?si=of43R_VDpkKF8lnN 再讓大家聽一個有些「喧賓奪主」的錄音,弦樂的表現太多、太明顯,尤其是小提琴,再加上錄音的推波助瀾,整個 balance 就不對了 - 小提琴與鋼琴成了平等,卻是「假平等」,因為各說各話,莫衷一是。此錄音的問題在於,三個演奏者都是天王級的獨奏家,請自行看看他們的大名就知道。 https://youtu.be/yksmXKRs38g?si=-ktsctXI3b5fW333 鋼琴室內樂,不論是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或是鋼琴三重奏、鋼琴四重奏等,顧名思義,是以鋼琴為主導的。不料一般人先入為主的觀念,經常認為鋼琴是用來「伴奏」其他樂器的,就曲解了這類音樂。例如,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經常被簡稱為「小提琴奏鳴曲」。連一些小提琴家們也經常犯了如此的錯誤,殊不知,一直到法朗克、佛瑞所處的十九世紀末,這些作曲家在稱呼這類樂曲時,還經常將鋼琴擺在小提琴之前,例如法朗克的《F小調為鋼琴、兩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五重奏》(1879年),或者更著名的《A大調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 一件親身經歷的事情,反映出這種普遍存在的誤解。在三位學生練習某首鋼琴三重奏的場合,拉小提琴的男生要求彈鋼琴的女生把琴蓋蓋上,以免鋼琴的「伴奏」太大聲。那女生很有概念,也很有 guts,回說:「我就是不蓋上,你想怎樣?」 我在旁看了哈哈大笑,簡直太精彩了。你們說,是那男生對,或是那女生有理?

從花蓮看世界──林道生與《全音音樂文摘》--上報
UPMEDIA.MG
從花蓮看世界──林道生與《全音音樂文摘》--上報
談到現今「後山」(花蓮)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許多人(特別是花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