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0, 2024

台灣出版業二十年來重視兒童出版品與繪本等:親子天下……小塊出版社

 很高興和大家說一件事:小塊誕生了!


大塊該有一個以兒童讀者為對象的「小塊」子品牌,說起來好像很順理成章。我也很早在想這件事,至少有十五年的時間了。

但一直沒有行動的原因是:我覺得對待兒童讀者這件事要格外慎重,而我過去比較少接觸這個年齡層的讀者,再加上許多原先在耕耘這個領域的同業也做得很好,所以我沒有足夠理由說服自己為什麼臺灣還要再多一個以兒童為對象的出版品牌。


後來,更多同業進入這塊領域,童書市場也日益紅海,我的猶豫也就更多。所以六年前我寧可先啟動集中焦點在image3 這個不只是聚焦兒童的繪本品牌,讓小塊仍然處於懷胎中。


我是在去年年中時,突然清楚地認知我可以,也必須讓小塊誕生了。

因為2023年不但延續前幾年疫情、氣候急劇變遷、俄烏戰爭的擴散影響,更出現了ChatGPT帶動的新AI 革命。人類從自身的心智、身體,到外部的社會和生態環境,都在產生和過去完全不同的異變。


今天來臨到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地球上的新生寶寶;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地球上成長中的兒童,他們面臨的挑戰和機會,也和過去任何時代的寶寶和兒童都不相同。


在這個新的出發點上,我熱切渴望想要陪伴他們、祝福他們。

時代和環境既然改變了,我想透過新的思路供應他們開發自己身體、心智和靈魂的新指南,新配備,讓他們得到最好的祝福。


並且,時代開啟了新的序幕,我們每一個成人也都在張望四周。我相信這些寶寶、兒童的眼腈和心靈,他們的真誠、夢想和探索這個世界的勇氣,也有助於我們成人了解這個和過去不同的世界,並為地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也因為有了這樣的認知和決心,我發現過去牽絆多年的諸多因素都逐漸消失,也找到有共同理念,可以一起愉快共事的同事和夥伴,一步步真的讓小塊誕生了。


我也寫了一封給小塊讀者的信。

其中從有一段話看得出來,我對「小塊」的體認和期許,和十五年前不同了。


十五年前,我把「小塊」想成是比較小的「大塊」。是小版的大塊。

但是在2024年的現在,「小塊」之所以叫「小塊」,純粹是因為我們相信「小」的價值;相信每要個寶寶和兒童也是個小塊。


「一方面,小塊說明小的東西有無限發展可能;另一方面,小塊也提醒我們世界本來就是由各種小東西形成的。」


感謝各位願意一路讀到這裡。

我們就和所有的小塊一起開始探索吧!

並且,我們每個人也都是一小塊!


小塊第一批三本書,在四月兒童節前夕和大家見面了。


感謝!

Thursday, March 28, 2024

Sigmund Freud 作品 在新潮文庫 Yes, the Ghost of Sigmund Freud Is Getting Stronger. 克萊恩。Thinking” in the same league as Adam Smith’s “The Wealth of Nations” and Sigmund Freud’s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Nassim Nicholas Taleb, author of the influential book on improbability “The Black Swan,” placed 


“Thinking” in the same league as Adam Smith’s “The Wealth of Nations” and Sigmund Freud’s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Image

The cover of the book “Thinking, Fast and Slow,” with the title and Professor Kahneman’s name written in stark black capital letters on a white background and a picture of a chewed-up pencil between the book title and the author’ name.

#後克萊恩 #克萊恩 #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

▍講稿中譯 ​ ​ 

2024/03/19 Meg Harris Williams主講

【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與臨床可以帶來什麼不同】公開課

(廈門一渡心理主辦,心靈工坊協辦)

回看網址:https://youtu.be/UNrpSl-4JGQ

中文翻譯校對:廈門一渡心理

繁體中文編校:心靈工坊

<如有引用,請註明資料來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比昂的見解,相較於經典精神分析來說,現代精神分析的「疆域」要廣闊得多。精神分析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正如所有科學或藝術一樣,它的方法和知識都在不斷進步,而且無論就治療還是研究而言,或者對這二者來說,精神分析仍然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方法。自克萊恩於1960 年逝世後,後克萊恩學派對心靈的理解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主要歸功於比昂(Wilfred Ruprecht Bion)、錢-凱爾(Roger Money-Kyrle)、羅森費爾德(Herbert A. Rosenfeld)、席格爾(Hanna Segal)、埃絲特.比克(Esther Bick)、梅爾策(Donald Meltzer)、瑪莎.哈里斯(Martha Harris)和約翰.斯坦納(John Steiner)等後克萊恩學派分析師們進一步的臨床經驗及哲學貢獻。我們從各種各樣的來源中汲取了新的洞見,進一步揭示了客體關係的複雜性,這些來源包括:與兒童的工作、嬰兒觀察、以及與先前幾乎無法進行分析治療工作的自閉的病人和精神病性的病人的工作。這一模型已經從佛洛伊德最初的神經生理學框架,經由克萊恩的母嬰情感衝突模型,擴展到了比昂的認識論模型,該模型將從經驗中學習作為心理發展的核心。

這種擴展的心智模型或心智理論,促進了臨床實踐觀察,並對臨床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幫助我們能夠更好地觀察到更多種類的原始心理狀態,或者是發展受到阻礙的狀態。正如梅爾策所言,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係:隨著模型變得日益複雜,以前無法觀察到的新的心理現象如今變得觸手可及。相應地,這些新的心理現象又進一步拓展了心智模型的認知邊界。此外,修訂後的模型還會提升分析師或治療師處理和使用自身反移情反應的能力,特別是比昂所提及的「未知」的能力,或者(借用詩人濟慈的說法)「負性的能力」。

在本次講座中,我將總結當前後克萊恩模型的若干核心特點,該模型源起於克萊恩,並通過與克萊恩緊密合作的分析師,特別是比昂和梅爾策,得以不斷演進。該模型的每一層次都是在前一層次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而來的,隨著越來越多的臨床現象被發現,其複雜性也在不斷增加。梅爾策對精神分析思想演變的基本模式總結如下:

 

佛洛伊德使用的是神經生理學模型,該模型是從力比多的分布及其變化的角度來看待精神痛苦或無能,同時該模型的目標是尋求穩定住這些變化的方法。即便是在佛洛伊德後來的結構模型當中,自我仍然在試圖平衡它的兩個主人—也就是本我和超我所施加的壓力,以達成一種可以容忍的妥協。

 

克萊恩堅定地沿襲了佛洛伊德的心靈理論,她的工作旨在將佛洛伊德的力比多思想引入客體關係領域。然而,在她與兒童的實踐工作中,克萊恩發展出了一種不同的模型,該模型格外重視內心世界的空間性與戲劇性。梅爾策將其稱為「神學–地理學」模型,在這個模型當中,無意識幻想世界中充滿了客體和部分客體,這不僅僅是一種隱喻,更是一種心理現實。精神分析試圖觀察的正是這些交互,而這些交互首先體現在夢中。這些交互並非關於平衡,而是關乎在自體與其客體關系中,內在「心位」(抑鬱位和偏執分裂位)之間的戰爭。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足夠好的母性環境。在一切內在的交互/內在戲劇中,關鍵在於兒童或兒童–自體部分是否具有自戀傾向,以及是否在其內化的環境中,能夠承認對內在好客體(也就是內化環境)的依賴。

 

比昂提出了一種「認識論–哲學」的心智模式,試圖在客體關係的框架內解釋思想和學習的發展,進而闡釋其病理學。他從「轉化」的視角來看待無意識幻想的互動——也就是說,他認為心靈通過消化其情感經驗來逐步建構自身。心理健康取決於能否持續發展,而這並不是自然而然的過程。

根據梅爾策的說法,就精神分析對現實檢驗的關注而言,這意味著:

佛洛伊德認為,如果沒有良好的性關係,就會出現令人不悅的症狀;現實檢驗取決於體驗到滿足;克萊恩女士指出,若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個體便會發育不良(精神佝僂病);現實檢驗取決於體驗到安全;比昂說,若無法消化經驗,心靈便會因此受到毒害和摧毀;現實檢驗依賴於「自信的感覺」,即一個人看到的他個人或在臨床情境當中情感體驗的真相。

比昂將此稱為「從經驗中學習」,這與「了解」某件事情並不相同——這一概念不僅適用於精神分析,也同樣適用於其他一切生活事件。因此精神分析不再關於過去,而是關於移情與反移情在當下的互動,這裡的關鍵在於如何讓精神分析發揮從經驗中學習的功能,而不僅僅是「談論『精神分析』」。

請大家銘記上述演變,現在我將簡要介紹自克萊恩之後,在實踐精神分析方法的過程中,對精神分析模型進行的若干拓展。以下是我思考的要點:

1. 後克萊恩學派深入探討了母嬰關係與臨床工作間的平行性,為我們拓展了全新的視角。

2. 對建立在情感和無意識幻想基礎上的思維過程形成了更為豐富的認識,而該思維過程對於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3. 認同的觀點得到了擴展,使我們能夠理解更多種類的原初狀態或沒有發育的狀態(如自閉狀態、二維狀態)

4. 為臨床工作者提供了作為藝術科學的精神分析方法以及反移情本質的新視角。

人們通常認為,與精神分析研究移情的方法最為接近的類比是母嬰關系。這一點在克萊恩與幼兒的工作中表現地尤為淋漓盡致,而當嬰兒觀察成為精神分析訓練的一部分時,對這一點的認識又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幾乎就在同一時期,比昂在母性遐思的基礎上發展了他關於「思維」的理論。儘管這一發展與嬰兒觀察的發展是平行的,但他的理論並非直接源於對母嬰的觀察,而是融合了哲學思想、臨床實踐和自我審視中獲得的啟示。在比昂看來,心智的發展遵循的是「容器—被容納者」原則,最初是一種非語言或前語言形式的交流。換言之,嬰兒的痛苦與對墜落(死亡)的恐懼,通過有聲但非言語的聲音和其他標識,投射到母親內在;母親接收到這種投射,並使用比昂所說的「阿爾法功能」,通過遐思對其進行處理,母親將嬰兒無法忍受的痛苦代謝後再返還給嬰兒,使這種痛苦變得有意義而不再是災難性的。(這就是比昂所描述的「象徵化的形成模型」)。對比昂來說,阻礙成長的主要因素並非缺乏滿足,而是缺乏理解。

在同一時期,錢-凱爾從病人的夢出發,強調認知發展是在母嬰關係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母嬰關係是從其最原始的「部分客體」形式開始的。錢-凱爾最初接受的是哲學訓練,他從哲學傳統中汲取養分,為精神分析理論引入了許多關鍵性的概念。他和比昂一樣,都強調嬰兒或病人所內攝的不僅僅是一種符號或者想法,或者說不僅僅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思考的功能。

同樣在20世紀50年代,埃絲特・比克(Esther Bick)發展了一種特殊的母嬰觀察方法,這種方法最初在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得以應用,後來被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院所採納。這種方法是在真實的嬰兒觀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不是從成年被分析者的材料中推斷出來的。與克萊恩的模型提出相似,比克的方法也建立在真實的兒童工作基礎之上,而不是像佛洛伊德那樣從成人的材料中推斷出來(小漢斯的案例除外)。比克在自己的治療和督導工作中,逐漸發現了這種原始而強烈的關係中蘊含的微妙差異和情感體驗,構建了一幅錯綜複雜的圖景。比克首先描繪了這樣的工作對精神分析培訓所產生的影響,然後由瑪莎.哈里斯(Martha Harris,也就是Meg老師的母親),繼續往前推進,瑪莎.哈里斯於1960年在塔維斯托克繼承比克,教授兒童心理治療課程,並進一步闡釋嬰兒觀察如何豐富了精神分析師的「裝備」:嬰兒觀察幫助分析師洞察成年病人身上兒童期或嬰兒期的影子;增強在情緒動蕩的情況下忍受不確定性和焦慮的能力;學會等待行為模式的出現;學習詳盡觀察的重要性,而不是依賴現有的理論。這對注意和詮釋非語言交流以及思考心身症狀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比昂的思維理論對克萊恩學派模型的拓展最具影響力,它為精神分析治療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比昂認為,心靈是一種接收和消化思想的裝置,像被腺體組織所預期那樣。他認為這是人類進化的早期階段,而精神分析的核心正是要解決這一階段的問題。精神分析並不是要尋求一種「治癒」的方法,使之符合某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即先入為主地認為病人應該是什麽模樣,或者病人應該有怎樣的感受。相反,我們將精神分析視為一種嘗試,即透過關注和思考病人的感受來「讓病人認識自己」,從而啟動一個持續終生、不斷認識自我的過程。比昂用「成為」這一哲學概念來指代這一過程,同時借用生物學的「內骨骼」和「外骨骼」術語來描述不同的心靈成長模型:對人類而言,真正的成長應該是內骨骼式的成長,是自內而外的成長。與此相對,外骨骼心理則缺乏「成長空間」,它更多地依賴於現有的觀念和態度,通常為外部群體的觀念和態度所主導。比昂將這種對既有態度的偏好稱為「記憶和欲望」,這些記憶和欲望是由「基本假設團體」形成的,這些基本假設團體或來自個體的內心深處,或受到周圍文化或外部群體的影響。

錢-凱爾和比昂都秉承了柏拉圖的思想觀,他們認為思想是由前概念與現實某些方面的結合而成,進而轉化為概念、想法或觀念。因此,思想超越了日常意義上的自體或人格;它們並非個體的獨創。比昂詳細闡述了思想如何因由某個試圖進入心理的想法而被激發,心靈裝置如何努力調整自己以接受這個想法(或者反過來將它排除在外,因為心靈本質上傾向於維持現狀,而不喜歡被外來的思想所煩擾)。想法首先是通過一種「感受」被發現的,因此情感在探尋其意義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新的想法都標致著個體心理結構的一個全新階段,其構建過程充滿了艱辛,需要我們不斷從經驗中學習,對比昂來說,這意味著要通過情感帶來的經驗來進行學習。但是,在每一個進入點,每當新思想試圖進入心靈時,都會由於情感動蕩而遭遇阻礙。他認為這正是精神分析經驗的核心所在: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情緒動蕩—「是選擇去扼殺它,還是去發現它」。我們總會面臨這樣的誘惑,那就是「扼殺」或抵禦新的思想、新的心理狀態所帶來的衝擊。這種對情感動蕩的處理方式,恰恰形成了比昂的LHK(愛、恨、知識)公式,成為梅爾策「審美衝突」理論的基礎。

新觀念的衝擊激蕩出愛與恨這兩種截然相反的關鍵情緒,個體體驗到了一種衝突,在這種衝突中掙扎,尋求出路:要麽他可以轉身離去(採取防禦性的,或退行性的方式),要麽他選擇探尋衝突的意義––他尋求知識,然後從經驗中學習。在「審美衝突」中,這種情感帶來的情結,在嬰兒初生時對世界的初步體驗中便初見端倪,嬰兒最初是在母親的身體中,即(嬰兒的)第一個審美客體中體驗到這種衝突。在梅爾策看來,嬰兒或自體在成長過程中提出的關鍵發展性問題是:「這個客體的內在和外在都是美的嗎?」嬰兒或自體會即刻喜歡上母親或客體在感官上的美,但緊接著就會對母親意圖具有的神秘性產生懷疑。這是情感矛盾的開始,對應於克萊恩的抑鬱心位和偏執分裂心位。這種衝突激發了嬰兒的信任能力和對缺失的耐受,因此可以內攝客體,從而形成了內部世界。根據比昂的觀點,人在一生中都會在偏執分裂位(雙箭頭)和抑鬱位之間持續擺蕩,對此,他給出了用雙向箭頭連接起來的公式Ps↔D。

因此,僅僅讓嬰兒覺得舒適、安全,僅僅為嬰兒提供生理上的滿足是遠遠不夠的。嬰兒還需要一個母親或母親的意象,這個母親能幫助嬰兒建設性地利用不可避免的成長之痛,來發展自己的內在母親和客體——也就是發展內骨骼,以幫助他解決這一普遍存在的衝突。事實上,過度的舒適並不利於嬰兒自我認識的發展和思考能力的提升。客體變成了一個外殼,一個外骨骼,而不是一個容器。它阻礙了嬰兒與現實的建設性接觸—即比昂說的「意識到」(realisation)。同樣,在精神分析中,原初母性灌注是不夠的,至少當原初母性灌注被解釋為完全滿足病人對全然舒適和安心的要求時,是不夠的。尋找容器而非外殼的需求,在嬰兒出生的那一刻,甚至在嬰兒出生前就已經存在,這種需求有可能存在於出生前的原初心智中,這種原初心智開始在胎兒環境中獲得某種自我身份認同,並逐漸認識到,逃離封閉的世界是生存的必要條件。比昂曾引用佛洛伊德說過的一句話:「出生的停頓不僅是一種分開,也是一種發展的延續,這種發展已經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

比昂的另一項重要成就是嘗試構建「網格圖」來闡述或劃分這一思考過程的漸進歷程。儘管「網格」本身可能難以理解(實踐中也確實鮮有人使用)但其核心原則清晰明了:思考源於感官體驗,通過夢和神話不斷發展,在每個階段都變得更加抽象。這就像是柏拉圖式的階梯,從感官之美逐漸上升到抽象之美。網格圖複雜階段的演進與外在現實的時間無關。(因為網格圖關注的是內在的成長)。整個網格代表一個思想,網格是對佛洛伊德思想定義的詳細闡述,即思想是衝動與行動之間的強加物。這可能耗時數月,也可能只需要一瞬間。無論如何,每個階段都包含著衝突和動蕩,比昂稱之為「災難性的變化」,因為現有的人格會感到自己已經經歷了「現有心智狀態的死亡」,並且永遠無法預見,在新的結構狀態下,心靈會呈現何種面貌。精神分析師的任務就是發現這些情緒動蕩的點,並與病人共同探究它們的意義,這些情緒動蕩的點可能隱藏在光滑的心理表面之下,甚至幾乎無法察覺。它們是某種觀念試圖通過的節點,也是潛在成長的起點。

有鑒於此,神經症和精神病性症狀都可以被視為發展上的問題——要麽是發展陷入困境和混亂,要麽是發展在錯誤方向上的主動逆轉,在這種情況下,價值觀與現實之間出現「不匹配」,謊言和妄想取代了真相。錢–凱爾將這些狀態稱為「錯誤概念」:即先入之見與外部世界的現實無法匹配。他說,在三種普遍存在的、與生俱來的先入之見中,也就是他所認為的:「好乳房」、「創造性的性」和「死亡」,第一種先入之見比較容易識別,但關於「創造性的性」之幻想幾乎總是被某種方式的投射性認同所扭曲,而這正構成了與大多數病人分析工作的核心。

此外,梅爾策還進一步指出,任何形式流產掉的或扭曲的成長點都可以被視為從審美衝突中撤退。這兩種觀點都超越了經典精神分析防禦和壓抑的範疇。事實上,比昂擴展了克萊恩學派的理念,旨在重新整合人格中被分裂出去的,不好的或不受歡迎的部分,這些分裂出去的部分常常消耗個體潛在的才能。他還強調我們必需激活那些無法進入到心靈的狀態——它們並未受到壓抑,甚至未曾被分裂,因為它們從未真正被覺察,更從未以任何方式被理解。這些無法進入到心靈的狀態,似乎在人格發展的道路上構成了重要的障礙。

然而,它們與負性的狀態不同,負性狀態的特徵在於沒有任何情感,無論是好的情感還是壞的情感。他將負性狀態表述為LHK:憤世嫉俗和虛無主義盛行,情感被漠視或實際上根本不被「感知」。這種負性狀態就是梅爾策在「幽閉」中所定義的病理性類型:它們不包含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不像人格的分裂方面需要被整合;它們最終代表的是心靈的死亡,在幽閉中表現為對謀殺內在嬰兒的幻想(這個嬰兒也就是好客體的思想嬰兒)。

這種關於思維過程本質及其重要性的新觀點(後克萊恩學派觀點),以及思維源於出生那一刻的觀點,與多種認同類型的擴展性觀點相輔相成,這些不同類型的認同對人格發展既有積極影響,也可能帶來負面作用。所有這些類型的認同都建立在克萊恩的觀點之上,即嬰兒部分的自體將自身的定位朝向母親的身體內部,將母親的身體作為最初的幻想世界——這不是力比多的議題,而是客體關係的議題。

後克萊恩學派擴展了模型中的認同類型,這包括:

投射性認同

母親的身體被視為一個充滿不同空間以及無限子空間的世界,可以在想像的幻想生活中進入到母親的身體,這使其在啟示精神病理學和諮商室中所發生的現象的過程中得到永久的研究。克萊恩的工作為精神分析模型帶來了結構性的轉變,這使得她的追隨者們在此基礎上對投射性認同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比如,羅森菲爾德對自戀組織和疑病症及其投射性和內攝性認同方面的探討,以及西格爾關於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鬱的研究,都證實了精神痛苦可以通過投射性認同分散到外部客體中。

 

投射性認同的概念現在可以被視為一個在不同的意義光譜上的運作,從病理性排空,到為母嬰關係發展奠定基礎的原初前語言交流,以及比昂思維理論的基礎,投射性認同都在其中發揮作用。主要區別在於正常投射和病理性投射。梅爾策並未談論「正常程度的投射性認同」與「過度投射性認同」的程度或數量問題,而是揭示了交流性投射認同與侵入性投射認同之間的本質區別:儘管兩者都涉及無意識幻想表達,但前者是一種與客體進行非語言交流的幻想,用於傳遞情感狀態,而後者則是一種占有和控制客體的幻想,梅爾策強調,這種占有和控制首先源自內在。能夠接受交流性投射的客體內部是一個容器,有助於塑造嬰兒的人格形狀,並在整合狀態下將其抱持;而侵入的投射會穿透和控制客體內部,使其成為幽閉空間,切斷自體與客體之間的交流,因而產生囚禁的心理現實。克萊恩學派的「世界–母親」視角為我們揭示了這種囚禁是如何從審美衝突中,如何從客體神秘性帶來的痛苦中撤退的。

 

內攝性認同

審美衝突對於嬰兒或病人來說是無法自己修通的(或者說,直到一個內在的客體得以建立之前,審美衝突都無法由嬰兒或病人自己修通。)然而,通過一種互惠的連結(梅爾策稱之為審美互惠)審美衝突變得可以忍受。在這個過程中,一方希望投射自己的情感,而另一方則願意接受這種投射,從而產生了神秘的內攝認同過程。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每個人無論是母親和嬰兒還是分析師和病人,都渴望合作並分享他們之間的這種感覺,每個人都會內攝對方的心理狀態。在思考的過程中,母親將一種「想法」投射回嬰兒內在,從根本上說,它是一個聯合客體的修正和解毒版本——聯合客體在克萊恩學派的術語中,指的是內在的創造性伴侶。聯合客體抱持嬰兒的混亂和恐懼狀態,使其恢覆並進行重建。在後克萊恩學派看來,這種重建伴隨著每一次成功的「災難性變化」。在嬰兒期,這種變化最明顯地體現在斷奶期,這個時期的重要意義在於嬰兒開始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他們被迫內化乳房/母親,從而在客體缺失的情況下仍能保持與乳房/母親的基本連結——這與比昂對思考的定義不謀而合。然而,斷奶實際上貫穿於人的一生,只是不那麽明顯而已。每一次的斷奶,都代表著價值取向會從偏執–分裂位轉向抑鬱位,即與外部客體分離,轉向所依賴的內部客體。一旦我們掌握了這種分離的概念,就能清晰地看到母親與嬰兒,或是分析師與病人之間,是如何以一種更為抽象的方式維持內在聯繫,同時又能自由地朝向各自的方向發展。

黏附性認同

黏附性認同這一概念,是克萊恩學派模型的一個重要延伸。它是梅爾策與比克在研究比克所說的嬰幼兒「第二層皮膚」防禦時,結合梅爾策對自閉兒童的研究而提出的。這兩組兒童都與他們的客體——父母或治療師——形成了二維關係,這種關係嚴重阻礙了他們的投射和內攝能力。自閉兒童缺乏對自己與客體之間空間差異的體驗;而第二層皮膚則代表了一個全能控制下的替代性虛幻容器。

這兩種狀態都是試圖緩和強烈情緒的方式——一種是專制殘暴的,另一種則導致他們的世界變得貧乏或失去意義。然而,這兩種狀態都是受到激活情感的客體,即審美客體的影響,而引發的情感防禦。在喚起的愛與恨過於強烈時,通過黏附在客體表面來完全消除客體的他者性,要比追尋他者性的矛盾含義,並努力尋求對他者性的了解和理解要容易得多。這種黏附影響到兒童象徵化形成的能力,使他們要麽變得遲鈍(如緘默症),要麽變得枯燥乏味缺乏個人意義。這也許也是黏附性認同在成人身上的主要表現。因為這個問題並不只存在於兒童身上:自閉和暴虐這兩種狀態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可能出現,在每一個分析中也時有發生。擴展性的後克萊恩心智模型對精神分析方法的理解,特別是關於移情–反移情中發生了什麽,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種觀點促使分析師去應對和引導分析情境,以避免直接行動(無論是諮商室內還是諮商室外的見諸行動);同時促進思考、「成為」和從經驗中學習。

當精神分析從一門醫學科學逐漸演變為一門藝術性的科學時,正如後克萊恩模型所揭示的那樣,診斷和治療的最初目標逐漸被如何取得治療效果的不同觀點所取代。這種轉變更加依賴於分析師自身的內省和榜樣作用,通過在移情中與病人的積極互動來實現。正確的詮釋不再被視為主要的治療工具,而是構想了一個更加複雜的詮釋網絡,其思路是:在病人面前大聲思考,或者說,與病人的內在客體進行對話。直接或評判性的詮釋會被歸入「行動」的範疇,這樣的詮釋實質上是一種試圖強加某種行為於病人的做法,促使病人走向所謂「治療」的軌道,正如比昂關於記憶、欲望和「道德」所發出的警告那樣,他明確強調,不成熟的詮釋和先發制人的進一步探索都是極具風險的。

梅爾策對「詮釋性遐思」和「遐思」做了明確區分:前者是探索性的,後者更多是明確的觀點陳述——但後者絕對無法詮釋真相的全貌。詮釋性遐思是這樣一個空間,它允許我們真正地去形成、捕捉和涵容意義。為了保持這兩種語言交流的平衡,分析師必須依靠自我審視,傾聽自己與自身客體的內在對話。

比昂和梅爾策都強調了精神分析的危險性,分析師可能會受到誘惑,陷入佛洛伊德所說的「精神惰性」,即從LHK的情感中撤退。當分析師難以忍受「未知」的壓力時,這種情況尤為明顯。這種擁有知識特權的錯覺對分析師和病人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病人可能被動地啟發分析師自身的防禦機制;分析師則很容易被置於一個錯誤的位置上,認為自己是那個知道的人,是一個權威。相反,解決辦法正是我們應該將精神分析視為一種藝術形式或描述性科學,其目標不是解釋,而是觀察和描述情感交互。在當代和後克萊恩學派的精神分析中,反移情被視為一種必要的工具,而不是一種障礙,前提是它不可撤退到反移情的行動化,不可妨礙觀察病人無意識幻想的現實。通過觀察自身的反移情反應,分析師能夠耐心等待,直到象徵著病人情緒狀態的「潛在模式」浮現出來。它是在治療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越來越被視為一種夢一樣的情境,宛如藝術形式一般。比昂稱其為「語言的成就」,這是一種在兩個人之間發展的私人語言,「語言的成就」之基礎在於他們共同對重要時刻——也就是對夢或聯想——的命名。病人對夢的敘述被回顧和重新消化,就像嬰兒的情感投射通過遐思和阿爾法功能被轉化為富有意義的符號一般,即使沒有語言,也會獲得自知之明。

因此,根據後克萊恩學派的觀點,精神分析過程是一個由兩個人組成的協同工作,雙方共同在一個被稱為「容器—被涵容者模型」的框架中,通力合作並努力尋找意義。然而,這種探索性而非診斷性的活動所帶來的壓力只能通過依賴內在客體來承受(尤其對於分析師而言,由於其所承擔的責任,這種壓力更為顯著)。正如比昂所言,房間裡不僅只有兩個人,他們的工作受到另一位觀察者的注視,這種信念支持著分析師。歸根結底,不是分析師需要充當容器,而是分析本身需要作為一個容器存在。比昂和梅爾策都強調了這一點:精神分析是一個審美的過程,其關鍵時刻的啟示得到了比昂所描述的「審美感受」的印證。分析本身就是審美客體,喚起了L、H和K的情感情結;而忠實遵循分析方法進行分析的事實,既激發了審美衝突,又解決了審美衝突,而審美衝突正是象徵化形成、思維和人格發展的核心所在。

 ▍2024/04/03~08/28 Irene Freeden & Meg Harris Williams

【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臨床及討論26講】zoom授課

*線上報名:https://reurl.cc/lg4xql

*輸入折扣碼psy20240319,即可折抵300元

▍#心靈工坊LINE官方帳號 好友募集中😘

👉立即加入:https://lin.ee/fXdzkjF

🧚即日起加入好友即可獲得購書折扣碼

🐳每月10日為您推播當月課程,20日向您介紹最新書訊

🍀不定期發佈免費公益講座


 The Great Read

A new generation of analysts and patients is embracing the father of psychoanalysis — in magazines and memes and many hours on the couch.

9 MIN READ


是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幽靈越來越強大

新一代的精神分析師和患者正在擁抱精神分析之父——在雜誌中和表情包中,以及在診療沙發上度過的許多時間。

Tuesday, March 26, 2024

思想坦克: Voicettank有一系列懷念張清吉先生的文章,質量俱佳。 2023年出書,可以看出多臨時寫作,沒有洞識……







思想坦克: Voicettank有一系列懷念張清吉先生的文章,質量俱佳。 2023年出書,可以看出多臨時寫作,沒有洞識……




***此網站有一系列懷念張清吉先生的文章,質量俱佳:

思想坦克: Voicettank
https://www.voicettank.org/


《思想坦克》立志作為台灣彼此理解互信的溝通交流平台,我們誠摯地歡迎台灣各地所有的聲音。懷念人物

那些年,我們的「新潮文庫」——「向張清吉先生致敬」主題徵稿

懷念人物


「說起來,我在一九七○年代時常常做這種事,有點像是無名的救火隊,比如有時『新潮文庫』要出小說,譯者只譯了兩篇就沒有下文了,張清吉覺得這樣篇數還不夠出成一本,我就會幫他再譯個一、兩篇,補足篇幅,等到這些書最後出版時,我的名字也不見了。不過我也不計較,一來是能把新的東西介紹進來台灣是我的心願,二來,我在翻譯的路上、還有與西方思想的深度接觸,可以說都和與張清吉的結緣有關,同時,張清吉非常尊重我以及其他幫忙他的人,甚至每年中秋節時,還會親自到我家送月餅、文旦等等。對我來說,送什麼東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尊重人的心意,後來他身體不好了,便請他的兒子或下屬來送,真的很讓人很感動。這些都是我對張清吉很敬重、很佩服的原因,只可惜這種老派的作風,在現在已經看不太到了。」

「向張清吉先生致敬」專題再現重量級寫手!

李永熾教授是「文潮文庫」的參與者、翻譯者,由他現身說法,眾人或才知,原來當年諸多文庫的前導讀言都出自其手,翻譯亦多,知張清吉甚深。此文是極好的見證,必收錄!








VOICETTANK.ORG




李永熾:李永熾憶張清吉 | Voicettank | 思想坦克

老孟需要找個人幫忙寫序,張清吉給了他一些與這本書相關的日文資料,他知道我的日文不錯,就拎著這堆資料來找我,我把資料讀完、融會整理後,改寫出一篇序。老孟把這篇序拿給張清吉,張清吉的日文很好,他把日文資料...
















「過去一直沒能深入好好了解這位創辦人的身世,如今隨著眼前所能得知的,有一件心中的疑惑,至今總算迷霧散去。那就是:『做爲一個做到像上述那樣盡心盡力的出版社,他們是對讀者的想像,到底是怎樣的呢?』他們是不是正相信著,任何人,即使沒有太深厚的文藝基礎、也沒有太豐富的物質條件和閒暇時間,只要心中對經典、思想、世界和人類,有一絲好奇,都值得獲得同樣尊重和正視,體驗到古今一同共享的思想火花映照心靈的感動?是否正因爲先擁抱了這樣的信念,才呼喚出一個個『求知若飢』的年輕讀者的信任,進而帶來一整個時代的覺醒?

在這樣一個歡快、喧囂的時代裡,讀書,顯得是一件這麼孤僻、落伍的事。因此,閱讀,總是一件孤獨的事。我有所自覺,所以不怪多數人不太能理解我對書的熱情、迷戀和深愛。我與志文的書共度的回憶,是始於孤獨,但卻不只於此的。它們進而為我帶出了幾次意外的際遇和對話。」












































VOICETTANK.ORG



李志銘:我的「新潮文庫」書誌蒐藏史 | Voicettank | 思想坦克


人的生活終究離不開吃,包括各種物質與精神上的食糧。 在那早昔物資環境匱乏、年輕人紛紛尋求精神寄託的時代,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之於台灣讀者以及書店眾多愛書人的心中,就好像各地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平民美食.....















VOICETTANK.ORG




許又方:知識沙漠中綻放的仙人掌 | Voicettank | 思想坦克

唯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複閱,加上陸續按圖索驥地讀了相關作品後,我才對書中主角莫梭的言行有了另一層次的認識:基於某種道德框架所形構成的集體意識或社群秩序,反而才是荒謬的根源。這個認識除了促使我進一步思考人與...










出版家張清吉先生二三事






October 11, 2018







李幼鸚鵡鵪鶉


















電影學者劉森堯英雄出少年。大家原以為「新潮文庫」不碰電影,劉森堯卻讓張清吉願意把「新潮文庫」拓展到電影藝術/論述的領域。其實,張清吉並非不理...
















遨遊「新潮」的吉光片羽





October 10, 2018







劉韋廷















假使要我推薦什麼書給台下的學子們閱讀,我毫不猶豫會告訴他們,「新潮文庫」是你們應該要去讀的,儘管它在圖書館架上並不起眼,小開本,很少人注意它...















我的「新潮文庫」第一本──《羅素散文集》





October 9, 2018







江明樹















這樣詮釋《父與子》主角巴札洛夫,作為思想家哲學家的羅素,一眼穿透騷動不安的帝俄時代到20世紀蘇俄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等劇烈變遷。文學...








「那陣子,跟著馬克吐溫在密西西比河上開汽船聽故事、與史懷哲住在非洲叢林深處照顧病人和鵜鶘、和都德一起漫步南法、在傑克倫敦書中見識大自然的力量、隨哈姆生體會飢餓、學史特林堡尖刻諷刺、與歌德一起傷情體會浪漫、在泰戈爾的小說中想像印度雨季、似懂非懂讀著卡夫卡和沙特…。也啃了杜斯妥也夫斯基,從短篇的《聖潔的靈魂》到排版擁擠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以及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馬奎斯的《百年孤寂》這些巨著。這些書讓我們的世界變得非常寬廣。雖然生活在東亞島嶼上的小城,卻可以接觸到上下古今、世界各地的偉大心靈。青年時代有這樣的閱讀經驗,一生受用。」

當然,如今不必再耽溺於「新潮文庫」,因為出版社的選項多了,譯筆的信雅達也有不少可斟酌處;但走過那青春黏知識的年代,「新潮文庫」永遠不可忘懷。

















VOICETTANK.ORG



王昭文:「新潮文庫」領我們走進世界文學花園 | Voicettank | 思想坦克















記一段青春歲月──「新潮文庫」的啟蒙





October 8, 2018







廖志峯















開始接觸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系列叢書,並不是從它的思想性著作開始,反而是從它的傳記類文學切入。開啟我全新閱讀旅程的是我的高中老師曹永洋先...












***

廖志峰


· 出版前輩張清吉先生過世了


在這樣下著冷雨的秋夜特別有種氛圍和意味

志文出版社特別是新潮文庫的書

照亮我這一輩的年輕學子

終身受益
感謝我的高中老師曹永洋先生
如果不是他,
我不會那麼早就開始讀這些關於思潮的藝文的或外國文學


新潮文庫對我的真正影響

其實是在我對出版的路線選擇

這是這幾年自己才比較清楚意識到的

我出版的口味很重

我希望這些書的生命超越我超越時代流下去

這部份的我是任性的

然而也是一種堅持


搬過幾次家,

從劍潭到內湖到基隆

新潮文庫的書始終一路相伴

這些書也提醒你一種出版的精神


我見過張先生一次

那時是大一,

跟著老曹到志文出版社位在天母的辦公室,

張先生交給我屠格涅夫的《父與子》譯稿,

請我修潤校對,

我想我並沒有做好,

後來還有一本《酒店》,

我就退還了,

我那時想,

我程度不夠,

還是多看點書好。


然後,好多年過去了,

我也成了出版人,

心裏始終有一種較勁的意味,

這種較勁也是一種禮敬。


謝謝張清吉前輩


謝謝老曹
------
「我試著讀,但失敗,註定成不了文青。要到讀大學時才勉強讀完《夢的解析》,當然是讀到後面忘了前面。我曾經整本讀完而印象深刻者大都是小說、傳記:《美麗新世界》、《莎士比亞故事集》、《羅生門˙河童》、《百年孤寂》、《一九八四》、《想像的動物》。與《想像的動物》的緣份也發表過收錄在《人間書話》。
讀不懂、讀不完都沒關係,至少讓我這個自然組學生藉『新潮文庫』知道世界上有叔本華、卡繆、沙特、卡夫卡、赫塞、蘭姆、佛洛伊德、芥川龍之介、廚川白村、鈴木大拙等大作家大學者。我相信當時許多年輕人也是如此,這是志文的大功德。」
也許大家可以試想自己在「新潮文庫」裡的連線圖,或多為偶然,但偶然會串出奇妙圖像 。
VOICETTANK.ORG

苦茶:古代文青養成術 | Voicettank | 思想坦克
天可憐見,誰知要到十幾、二、三十年後,太陽系影碟館出現、搶金馬國際影展、至DVD盛行我才能親見這些電影全貌。也是等看過電影,才知道這些書的翻譯有商榷之處。例如黑澤明那本,我每看完一部黑澤電影就把此書講述的...

佛洛伊德著《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Freudian slip 等 推而廣之



擊潰丁守中!
慘了,不小心說出真心話了嗎.....(誤)



書名: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語言:繁體中文,ISBN:9575450353,頁數:247,出版社:志文,作者:佛洛伊德著,出版日期:197/    1990/0

Jan 1, 2015 - 書名: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532767984,頁數:213,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作者:(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版 ...




Definition of Freudian slip in English:

  •  
  •  
  •  

Freudian slip

NOUN

  • An unintentional error regarded as revealing subconscious feelings.
    • ‘With a Freudian slip, she continues: ‘I just tried my best to keep the lie or the practical joke going.’’
    • ‘Now I'm not sure if it is a Freudian slip or not, but this comment in the article made me smile.’
    • ‘Man, this Freudian slip is about to drive me totally nuts!’
    • ‘I think she demonstrates a Freudian slip when she keeps saying that no one is better than anybody else.’
    • ‘It is certainly a revealing, almost a Freudian slip, you might say.’
    • ‘I don't suppose that can be called a Freudian slip, but it was certainly the silliest of remarks from a man who paid not the slightest bit of attention to the point in his coverage.’
    • ‘It was a Freudian slip that many keen judges rate the best of all time.’
    • ‘Perhaps it was a Freudian slip but we have heard Hyde and many of us are appalled by the despotic insinuations of that remark.’
    • ‘This ‘slip of the tongue’ is not a Freudian slip; it does not reveal the repressed, unconscious material of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unique, ‘true self.’’
    • ‘Far from a Freudian slip or an act of garden-variety racism, the coach said, the word was used with the player's best interest at heart.’
    • ‘Another example of the power of symbols to convey meaning is the so-called Freudian slip.’
    • ‘But I thought it was a very revealing quote - a kind of political Freudian slip, so to speak.’
    • ‘Also, I keep making Freudian slips in my typing.’
    • ‘If someone makes a Freudian slip, they accidentally use the wrong word, but in doing so reveal what they are really thinking rather than what they think the other person wants to hear.’
    • ‘The humour was not unkind, but merely a case of an audience laughing along with a Freudian slip.’
    • ‘So please pardon any mistakes or Freudian slips.’
    • ‘Scott caught the Freudian slip even as it came out of his mouth.’
    • ‘I meant little, but I'm going to accept the typo as a true Freudian slip.’
    • ‘Both of us noticed his Freudian slip at the same time, and neither of us knew what to say in the uneasy silence that ensued.’
    • ‘He often slips up, tumbling over double entendres and Freudian slips.’

#後克萊恩 #克萊恩 #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
▍講稿中譯 ​ ​ 
2024/03/19 Meg Harris Williams主講
【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與臨床可以帶來什麼不同】公開課
(廈門一渡心理主辦,心靈工坊協辦)
回看網址:https://youtu.be/UNrpSl-4JGQ
中文翻譯校對:廈門一渡心理
繁體中文編校:心靈工坊
<如有引用,請註明資料來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比昂的見解,相較於經典精神分析來說,現代精神分析的「疆域」要廣闊得多。精神分析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正如所有科學或藝術一樣,它的方法和知識都在不斷進步,而且無論就治療還是研究而言,或者對這二者來說,精神分析仍然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方法。自克萊恩於1960 年逝世後,後克萊恩學派對心靈的理解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主要歸功於比昂(Wilfred Ruprecht Bion)、錢-凱爾(Roger Money-Kyrle)、羅森費爾德(Herbert A. Rosenfeld)、席格爾(Hanna Segal)、埃絲特.比克(Esther Bick)、梅爾策(Donald Meltzer)、瑪莎.哈里斯(Martha Harris)和約翰.斯坦納(John Steiner)等後克萊恩學派分析師們進一步的臨床經驗及哲學貢獻。我們從各種各樣的來源中汲取了新的洞見,進一步揭示了客體關係的複雜性,這些來源包括:與兒童的工作、嬰兒觀察、以及與先前幾乎無法進行分析治療工作的自閉的病人和精神病性的病人的工作。這一模型已經從佛洛伊德最初的神經生理學框架,經由克萊恩的母嬰情感衝突模型,擴展到了比昂的認識論模型,該模型將從經驗中學習作為心理發展的核心。
這種擴展的心智模型或心智理論,促進了臨床實踐觀察,並對臨床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幫助我們能夠更好地觀察到更多種類的原始心理狀態,或者是發展受到阻礙的狀態。正如梅爾策所言,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係:隨著模型變得日益複雜,以前無法觀察到的新的心理現象如今變得觸手可及。相應地,這些新的心理現象又進一步拓展了心智模型的認知邊界。此外,修訂後的模型還會提升分析師或治療師處理和使用自身反移情反應的能力,特別是比昂所提及的「未知」的能力,或者(借用詩人濟慈的說法)「負性的能力」。
在本次講座中,我將總結當前後克萊恩模型的若干核心特點,該模型源起於克萊恩,並通過與克萊恩緊密合作的分析師,特別是比昂和梅爾策,得以不斷演進。該模型的每一層次都是在前一層次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而來的,隨著越來越多的臨床現象被發現,其複雜性也在不斷增加。梅爾策對精神分析思想演變的基本模式總結如下:
 
佛洛伊德使用的是神經生理學模型,該模型是從力比多的分布及其變化的角度來看待精神痛苦或無能,同時該模型的目標是尋求穩定住這些變化的方法。即便是在佛洛伊德後來的結構模型當中,自我仍然在試圖平衡它的兩個主人—也就是本我和超我所施加的壓力,以達成一種可以容忍的妥協。
 
克萊恩堅定地沿襲了佛洛伊德的心靈理論,她的工作旨在將佛洛伊德的力比多思想引入客體關係領域。然而,在她與兒童的實踐工作中,克萊恩發展出了一種不同的模型,該模型格外重視內心世界的空間性與戲劇性。梅爾策將其稱為「神學–地理學」模型,在這個模型當中,無意識幻想世界中充滿了客體和部分客體,這不僅僅是一種隱喻,更是一種心理現實。精神分析試圖觀察的正是這些交互,而這些交互首先體現在夢中。這些交互並非關於平衡,而是關乎在自體與其客體關系中,內在「心位」(抑鬱位和偏執分裂位)之間的戰爭。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足夠好的母性環境。在一切內在的交互/內在戲劇中,關鍵在於兒童或兒童–自體部分是否具有自戀傾向,以及是否在其內化的環境中,能夠承認對內在好客體(也就是內化環境)的依賴。
 
比昂提出了一種「認識論–哲學」的心智模式,試圖在客體關係的框架內解釋思想和學習的發展,進而闡釋其病理學。他從「轉化」的視角來看待無意識幻想的互動——也就是說,他認為心靈通過消化其情感經驗來逐步建構自身。心理健康取決於能否持續發展,而這並不是自然而然的過程。
根據梅爾策的說法,就精神分析對現實檢驗的關注而言,這意味著:
佛洛伊德認為,如果沒有良好的性關係,就會出現令人不悅的症狀;現實檢驗取決於體驗到滿足;克萊恩女士指出,若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個體便會發育不良(精神佝僂病);現實檢驗取決於體驗到安全;比昂說,若無法消化經驗,心靈便會因此受到毒害和摧毀;現實檢驗依賴於「自信的感覺」,即一個人看到的他個人或在臨床情境當中情感體驗的真相。
比昂將此稱為「從經驗中學習」,這與「了解」某件事情並不相同——這一概念不僅適用於精神分析,也同樣適用於其他一切生活事件。因此精神分析不再關於過去,而是關於移情與反移情在當下的互動,這裡的關鍵在於如何讓精神分析發揮從經驗中學習的功能,而不僅僅是「談論『精神分析』」。
請大家銘記上述演變,現在我將簡要介紹自克萊恩之後,在實踐精神分析方法的過程中,對精神分析模型進行的若干拓展。以下是我思考的要點:
1. 後克萊恩學派深入探討了母嬰關係與臨床工作間的平行性,為我們拓展了全新的視角。
2. 對建立在情感和無意識幻想基礎上的思維過程形成了更為豐富的認識,而該思維過程對於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3. 認同的觀點得到了擴展,使我們能夠理解更多種類的原初狀態或沒有發育的狀態(如自閉狀態、二維狀態)
4. 為臨床工作者提供了作為藝術科學的精神分析方法以及反移情本質的新視角。
人們通常認為,與精神分析研究移情的方法最為接近的類比是母嬰關系。這一點在克萊恩與幼兒的工作中表現地尤為淋漓盡致,而當嬰兒觀察成為精神分析訓練的一部分時,對這一點的認識又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幾乎就在同一時期,比昂在母性遐思的基礎上發展了他關於「思維」的理論。儘管這一發展與嬰兒觀察的發展是平行的,但他的理論並非直接源於對母嬰的觀察,而是融合了哲學思想、臨床實踐和自我審視中獲得的啟示。在比昂看來,心智的發展遵循的是「容器—被容納者」原則,最初是一種非語言或前語言形式的交流。換言之,嬰兒的痛苦與對墜落(死亡)的恐懼,通過有聲但非言語的聲音和其他標識,投射到母親內在;母親接收到這種投射,並使用比昂所說的「阿爾法功能」,通過遐思對其進行處理,母親將嬰兒無法忍受的痛苦代謝後再返還給嬰兒,使這種痛苦變得有意義而不再是災難性的。(這就是比昂所描述的「象徵化的形成模型」)。對比昂來說,阻礙成長的主要因素並非缺乏滿足,而是缺乏理解。
在同一時期,錢-凱爾從病人的夢出發,強調認知發展是在母嬰關係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母嬰關係是從其最原始的「部分客體」形式開始的。錢-凱爾最初接受的是哲學訓練,他從哲學傳統中汲取養分,為精神分析理論引入了許多關鍵性的概念。他和比昂一樣,都強調嬰兒或病人所內攝的不僅僅是一種符號或者想法,或者說不僅僅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思考的功能。
同樣在20世紀50年代,埃絲特・比克(Esther Bick)發展了一種特殊的母嬰觀察方法,這種方法最初在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得以應用,後來被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院所採納。這種方法是在真實的嬰兒觀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不是從成年被分析者的材料中推斷出來的。與克萊恩的模型提出相似,比克的方法也建立在真實的兒童工作基礎之上,而不是像佛洛伊德那樣從成人的材料中推斷出來(小漢斯的案例除外)。比克在自己的治療和督導工作中,逐漸發現了這種原始而強烈的關係中蘊含的微妙差異和情感體驗,構建了一幅錯綜複雜的圖景。比克首先描繪了這樣的工作對精神分析培訓所產生的影響,然後由瑪莎.哈里斯(Martha Harris,也就是Meg老師的母親),繼續往前推進,瑪莎.哈里斯於1960年在塔維斯托克繼承比克,教授兒童心理治療課程,並進一步闡釋嬰兒觀察如何豐富了精神分析師的「裝備」:嬰兒觀察幫助分析師洞察成年病人身上兒童期或嬰兒期的影子;增強在情緒動蕩的情況下忍受不確定性和焦慮的能力;學會等待行為模式的出現;學習詳盡觀察的重要性,而不是依賴現有的理論。這對注意和詮釋非語言交流以及思考心身症狀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比昂的思維理論對克萊恩學派模型的拓展最具影響力,它為精神分析治療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比昂認為,心靈是一種接收和消化思想的裝置,像被腺體組織所預期那樣。他認為這是人類進化的早期階段,而精神分析的核心正是要解決這一階段的問題。精神分析並不是要尋求一種「治癒」的方法,使之符合某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即先入為主地認為病人應該是什麽模樣,或者病人應該有怎樣的感受。相反,我們將精神分析視為一種嘗試,即透過關注和思考病人的感受來「讓病人認識自己」,從而啟動一個持續終生、不斷認識自我的過程。比昂用「成為」這一哲學概念來指代這一過程,同時借用生物學的「內骨骼」和「外骨骼」術語來描述不同的心靈成長模型:對人類而言,真正的成長應該是內骨骼式的成長,是自內而外的成長。與此相對,外骨骼心理則缺乏「成長空間」,它更多地依賴於現有的觀念和態度,通常為外部群體的觀念和態度所主導。比昂將這種對既有態度的偏好稱為「記憶和欲望」,這些記憶和欲望是由「基本假設團體」形成的,這些基本假設團體或來自個體的內心深處,或受到周圍文化或外部群體的影響。
錢-凱爾和比昂都秉承了柏拉圖的思想觀,他們認為思想是由前概念與現實某些方面的結合而成,進而轉化為概念、想法或觀念。因此,思想超越了日常意義上的自體或人格;它們並非個體的獨創。比昂詳細闡述了思想如何因由某個試圖進入心理的想法而被激發,心靈裝置如何努力調整自己以接受這個想法(或者反過來將它排除在外,因為心靈本質上傾向於維持現狀,而不喜歡被外來的思想所煩擾)。想法首先是通過一種「感受」被發現的,因此情感在探尋其意義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新的想法都標致著個體心理結構的一個全新階段,其構建過程充滿了艱辛,需要我們不斷從經驗中學習,對比昂來說,這意味著要通過情感帶來的經驗來進行學習。但是,在每一個進入點,每當新思想試圖進入心靈時,都會由於情感動蕩而遭遇阻礙。他認為這正是精神分析經驗的核心所在: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情緒動蕩—「是選擇去扼殺它,還是去發現它」。我們總會面臨這樣的誘惑,那就是「扼殺」或抵禦新的思想、新的心理狀態所帶來的衝擊。這種對情感動蕩的處理方式,恰恰形成了比昂的LHK(愛、恨、知識)公式,成為梅爾策「審美衝突」理論的基礎。
新觀念的衝擊激蕩出愛與恨這兩種截然相反的關鍵情緒,個體體驗到了一種衝突,在這種衝突中掙扎,尋求出路:要麽他可以轉身離去(採取防禦性的,或退行性的方式),要麽他選擇探尋衝突的意義––他尋求知識,然後從經驗中學習。在「審美衝突」中,這種情感帶來的情結,在嬰兒初生時對世界的初步體驗中便初見端倪,嬰兒最初是在母親的身體中,即(嬰兒的)第一個審美客體中體驗到這種衝突。在梅爾策看來,嬰兒或自體在成長過程中提出的關鍵發展性問題是:「這個客體的內在和外在都是美的嗎?」嬰兒或自體會即刻喜歡上母親或客體在感官上的美,但緊接著就會對母親意圖具有的神秘性產生懷疑。這是情感矛盾的開始,對應於克萊恩的抑鬱心位和偏執分裂心位。這種衝突激發了嬰兒的信任能力和對缺失的耐受,因此可以內攝客體,從而形成了內部世界。根據比昂的觀點,人在一生中都會在偏執分裂位(雙箭頭)和抑鬱位之間持續擺蕩,對此,他給出了用雙向箭頭連接起來的公式Ps↔D。
因此,僅僅讓嬰兒覺得舒適、安全,僅僅為嬰兒提供生理上的滿足是遠遠不夠的。嬰兒還需要一個母親或母親的意象,這個母親能幫助嬰兒建設性地利用不可避免的成長之痛,來發展自己的內在母親和客體——也就是發展內骨骼,以幫助他解決這一普遍存在的衝突。事實上,過度的舒適並不利於嬰兒自我認識的發展和思考能力的提升。客體變成了一個外殼,一個外骨骼,而不是一個容器。它阻礙了嬰兒與現實的建設性接觸—即比昂說的「意識到」(realisation)。同樣,在精神分析中,原初母性灌注是不夠的,至少當原初母性灌注被解釋為完全滿足病人對全然舒適和安心的要求時,是不夠的。尋找容器而非外殼的需求,在嬰兒出生的那一刻,甚至在嬰兒出生前就已經存在,這種需求有可能存在於出生前的原初心智中,這種原初心智開始在胎兒環境中獲得某種自我身份認同,並逐漸認識到,逃離封閉的世界是生存的必要條件。比昂曾引用佛洛伊德說過的一句話:「出生的停頓不僅是一種分開,也是一種發展的延續,這種發展已經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
比昂的另一項重要成就是嘗試構建「網格圖」來闡述或劃分這一思考過程的漸進歷程。儘管「網格」本身可能難以理解(實踐中也確實鮮有人使用)但其核心原則清晰明了:思考源於感官體驗,通過夢和神話不斷發展,在每個階段都變得更加抽象。這就像是柏拉圖式的階梯,從感官之美逐漸上升到抽象之美。網格圖複雜階段的演進與外在現實的時間無關。(因為網格圖關注的是內在的成長)。整個網格代表一個思想,網格是對佛洛伊德思想定義的詳細闡述,即思想是衝動與行動之間的強加物。這可能耗時數月,也可能只需要一瞬間。無論如何,每個階段都包含著衝突和動蕩,比昂稱之為「災難性的變化」,因為現有的人格會感到自己已經經歷了「現有心智狀態的死亡」,並且永遠無法預見,在新的結構狀態下,心靈會呈現何種面貌。精神分析師的任務就是發現這些情緒動蕩的點,並與病人共同探究它們的意義,這些情緒動蕩的點可能隱藏在光滑的心理表面之下,甚至幾乎無法察覺。它們是某種觀念試圖通過的節點,也是潛在成長的起點。
有鑒於此,神經症和精神病性症狀都可以被視為發展上的問題——要麽是發展陷入困境和混亂,要麽是發展在錯誤方向上的主動逆轉,在這種情況下,價值觀與現實之間出現「不匹配」,謊言和妄想取代了真相。錢–凱爾將這些狀態稱為「錯誤概念」:即先入之見與外部世界的現實無法匹配。他說,在三種普遍存在的、與生俱來的先入之見中,也就是他所認為的:「好乳房」、「創造性的性」和「死亡」,第一種先入之見比較容易識別,但關於「創造性的性」之幻想幾乎總是被某種方式的投射性認同所扭曲,而這正構成了與大多數病人分析工作的核心。
此外,梅爾策還進一步指出,任何形式流產掉的或扭曲的成長點都可以被視為從審美衝突中撤退。這兩種觀點都超越了經典精神分析防禦和壓抑的範疇。事實上,比昂擴展了克萊恩學派的理念,旨在重新整合人格中被分裂出去的,不好的或不受歡迎的部分,這些分裂出去的部分常常消耗個體潛在的才能。他還強調我們必需激活那些無法進入到心靈的狀態——它們並未受到壓抑,甚至未曾被分裂,因為它們從未真正被覺察,更從未以任何方式被理解。這些無法進入到心靈的狀態,似乎在人格發展的道路上構成了重要的障礙。
然而,它們與負性的狀態不同,負性狀態的特徵在於沒有任何情感,無論是好的情感還是壞的情感。他將負性狀態表述為LHK:憤世嫉俗和虛無主義盛行,情感被漠視或實際上根本不被「感知」。這種負性狀態就是梅爾策在「幽閉」中所定義的病理性類型:它們不包含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不像人格的分裂方面需要被整合;它們最終代表的是心靈的死亡,在幽閉中表現為對謀殺內在嬰兒的幻想(這個嬰兒也就是好客體的思想嬰兒)。
這種關於思維過程本質及其重要性的新觀點(後克萊恩學派觀點),以及思維源於出生那一刻的觀點,與多種認同類型的擴展性觀點相輔相成,這些不同類型的認同對人格發展既有積極影響,也可能帶來負面作用。所有這些類型的認同都建立在克萊恩的觀點之上,即嬰兒部分的自體將自身的定位朝向母親的身體內部,將母親的身體作為最初的幻想世界——這不是力比多的議題,而是客體關係的議題。
後克萊恩學派擴展了模型中的認同類型,這包括:
投射性認同
母親的身體被視為一個充滿不同空間以及無限子空間的世界,可以在想像的幻想生活中進入到母親的身體,這使其在啟示精神病理學和諮商室中所發生的現象的過程中得到永久的研究。克萊恩的工作為精神分析模型帶來了結構性的轉變,這使得她的追隨者們在此基礎上對投射性認同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比如,羅森菲爾德對自戀組織和疑病症及其投射性和內攝性認同方面的探討,以及西格爾關於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鬱的研究,都證實了精神痛苦可以通過投射性認同分散到外部客體中。
 
投射性認同的概念現在可以被視為一個在不同的意義光譜上的運作,從病理性排空,到為母嬰關係發展奠定基礎的原初前語言交流,以及比昂思維理論的基礎,投射性認同都在其中發揮作用。主要區別在於正常投射和病理性投射。梅爾策並未談論「正常程度的投射性認同」與「過度投射性認同」的程度或數量問題,而是揭示了交流性投射認同與侵入性投射認同之間的本質區別:儘管兩者都涉及無意識幻想表達,但前者是一種與客體進行非語言交流的幻想,用於傳遞情感狀態,而後者則是一種占有和控制客體的幻想,梅爾策強調,這種占有和控制首先源自內在。能夠接受交流性投射的客體內部是一個容器,有助於塑造嬰兒的人格形狀,並在整合狀態下將其抱持;而侵入的投射會穿透和控制客體內部,使其成為幽閉空間,切斷自體與客體之間的交流,因而產生囚禁的心理現實。克萊恩學派的「世界–母親」視角為我們揭示了這種囚禁是如何從審美衝突中,如何從客體神秘性帶來的痛苦中撤退的。
 
內攝性認同
審美衝突對於嬰兒或病人來說是無法自己修通的(或者說,直到一個內在的客體得以建立之前,審美衝突都無法由嬰兒或病人自己修通。)然而,通過一種互惠的連結(梅爾策稱之為審美互惠)審美衝突變得可以忍受。在這個過程中,一方希望投射自己的情感,而另一方則願意接受這種投射,從而產生了神秘的內攝認同過程。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每個人無論是母親和嬰兒還是分析師和病人,都渴望合作並分享他們之間的這種感覺,每個人都會內攝對方的心理狀態。在思考的過程中,母親將一種「想法」投射回嬰兒內在,從根本上說,它是一個聯合客體的修正和解毒版本——聯合客體在克萊恩學派的術語中,指的是內在的創造性伴侶。聯合客體抱持嬰兒的混亂和恐懼狀態,使其恢覆並進行重建。在後克萊恩學派看來,這種重建伴隨著每一次成功的「災難性變化」。在嬰兒期,這種變化最明顯地體現在斷奶期,這個時期的重要意義在於嬰兒開始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他們被迫內化乳房/母親,從而在客體缺失的情況下仍能保持與乳房/母親的基本連結——這與比昂對思考的定義不謀而合。然而,斷奶實際上貫穿於人的一生,只是不那麽明顯而已。每一次的斷奶,都代表著價值取向會從偏執–分裂位轉向抑鬱位,即與外部客體分離,轉向所依賴的內部客體。一旦我們掌握了這種分離的概念,就能清晰地看到母親與嬰兒,或是分析師與病人之間,是如何以一種更為抽象的方式維持內在聯繫,同時又能自由地朝向各自的方向發展。
黏附性認同
黏附性認同這一概念,是克萊恩學派模型的一個重要延伸。它是梅爾策與比克在研究比克所說的嬰幼兒「第二層皮膚」防禦時,結合梅爾策對自閉兒童的研究而提出的。這兩組兒童都與他們的客體——父母或治療師——形成了二維關係,這種關係嚴重阻礙了他們的投射和內攝能力。自閉兒童缺乏對自己與客體之間空間差異的體驗;而第二層皮膚則代表了一個全能控制下的替代性虛幻容器。
這兩種狀態都是試圖緩和強烈情緒的方式——一種是專制殘暴的,另一種則導致他們的世界變得貧乏或失去意義。然而,這兩種狀態都是受到激活情感的客體,即審美客體的影響,而引發的情感防禦。在喚起的愛與恨過於強烈時,通過黏附在客體表面來完全消除客體的他者性,要比追尋他者性的矛盾含義,並努力尋求對他者性的了解和理解要容易得多。這種黏附影響到兒童象徵化形成的能力,使他們要麽變得遲鈍(如緘默症),要麽變得枯燥乏味缺乏個人意義。這也許也是黏附性認同在成人身上的主要表現。因為這個問題並不只存在於兒童身上:自閉和暴虐這兩種狀態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可能出現,在每一個分析中也時有發生。擴展性的後克萊恩心智模型對精神分析方法的理解,特別是關於移情–反移情中發生了什麽,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種觀點促使分析師去應對和引導分析情境,以避免直接行動(無論是諮商室內還是諮商室外的見諸行動);同時促進思考、「成為」和從經驗中學習。
當精神分析從一門醫學科學逐漸演變為一門藝術性的科學時,正如後克萊恩模型所揭示的那樣,診斷和治療的最初目標逐漸被如何取得治療效果的不同觀點所取代。這種轉變更加依賴於分析師自身的內省和榜樣作用,通過在移情中與病人的積極互動來實現。正確的詮釋不再被視為主要的治療工具,而是構想了一個更加複雜的詮釋網絡,其思路是:在病人面前大聲思考,或者說,與病人的內在客體進行對話。直接或評判性的詮釋會被歸入「行動」的範疇,這樣的詮釋實質上是一種試圖強加某種行為於病人的做法,促使病人走向所謂「治療」的軌道,正如比昂關於記憶、欲望和「道德」所發出的警告那樣,他明確強調,不成熟的詮釋和先發制人的進一步探索都是極具風險的。
梅爾策對「詮釋性遐思」和「遐思」做了明確區分:前者是探索性的,後者更多是明確的觀點陳述——但後者絕對無法詮釋真相的全貌。詮釋性遐思是這樣一個空間,它允許我們真正地去形成、捕捉和涵容意義。為了保持這兩種語言交流的平衡,分析師必須依靠自我審視,傾聽自己與自身客體的內在對話。
比昂和梅爾策都強調了精神分析的危險性,分析師可能會受到誘惑,陷入佛洛伊德所說的「精神惰性」,即從LHK的情感中撤退。當分析師難以忍受「未知」的壓力時,這種情況尤為明顯。這種擁有知識特權的錯覺對分析師和病人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病人可能被動地啟發分析師自身的防禦機制;分析師則很容易被置於一個錯誤的位置上,認為自己是那個知道的人,是一個權威。相反,解決辦法正是我們應該將精神分析視為一種藝術形式或描述性科學,其目標不是解釋,而是觀察和描述情感交互。在當代和後克萊恩學派的精神分析中,反移情被視為一種必要的工具,而不是一種障礙,前提是它不可撤退到反移情的行動化,不可妨礙觀察病人無意識幻想的現實。通過觀察自身的反移情反應,分析師能夠耐心等待,直到象徵著病人情緒狀態的「潛在模式」浮現出來。它是在治療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越來越被視為一種夢一樣的情境,宛如藝術形式一般。比昂稱其為「語言的成就」,這是一種在兩個人之間發展的私人語言,「語言的成就」之基礎在於他們共同對重要時刻——也就是對夢或聯想——的命名。病人對夢的敘述被回顧和重新消化,就像嬰兒的情感投射通過遐思和阿爾法功能被轉化為富有意義的符號一般,即使沒有語言,也會獲得自知之明。
因此,根據後克萊恩學派的觀點,精神分析過程是一個由兩個人組成的協同工作,雙方共同在一個被稱為「容器—被涵容者模型」的框架中,通力合作並努力尋找意義。然而,這種探索性而非診斷性的活動所帶來的壓力只能通過依賴內在客體來承受(尤其對於分析師而言,由於其所承擔的責任,這種壓力更為顯著)。正如比昂所言,房間裡不僅只有兩個人,他們的工作受到另一位觀察者的注視,這種信念支持著分析師。歸根結底,不是分析師需要充當容器,而是分析本身需要作為一個容器存在。比昂和梅爾策都強調了這一點:精神分析是一個審美的過程,其關鍵時刻的啟示得到了比昂所描述的「審美感受」的印證。分析本身就是審美客體,喚起了L、H和K的情感情結;而忠實遵循分析方法進行分析的事實,既激發了審美衝突,又解決了審美衝突,而審美衝突正是象徵化形成、思維和人格發展的核心所在。
 ▍2024/04/03~08/28 Irene Freeden & Meg Harris Williams
【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臨床及討論26講】zoom授課
*線上報名:https://reurl.cc/lg4xql
*輸入折扣碼psy20240319,即可折抵300元
▍#心靈工坊LINE官方帳號 好友募集中😘
👉立即加入:https://lin.ee/fXdzkjF
🧚即日起加入好友即可獲得購書折扣碼
🐳每月10日為您推播當月課程,20日向您介紹最新書訊
🍀不定期發佈免費公益講座

談 The New Lifetime Reading Plan 1988/133。《一生的讀書計畫》李映荻1974/84. Emily Dickenson, Collected Poems. 'Hope costs nothing,' Anton Chekho 短篇小說居多,戲劇少

  談  The New Lifetime Reading Plan 1988/133。《一生的讀書計畫》李映荻1974/84. Emily Dickenson, Collected Poems. 'Hope costs nothing,'

《一生的讀書計畫》費迪曼台北:志文,1974[1]
李永熾(1939年11月28日),台灣台中市石岡區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研究;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現已退休。長期致力於日本歷史、文化、社會等相關研究,亦譯有多本日文重要著作。1981年,曾擔任遠景版「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翻譯之一。其妻為台大中文系名譽教授方瑜,其女李衣雲則任教於政大台灣史研究所。
《愚神禮讚》伊拉思摩斯台北:志文。1976
譯者:李映荻。[1]
《讀書隨感—傑出的讀書指南》赫曼.赫塞台北:志文,1977[1]

《文學欣賞的樂趣》莫洛亞台北:志文,1978

The New Lifetime Reading Plan

(Table of Contents)

 

1. The Epic of Gilgamesh
2. Homer, The Iliad
3. Homer, The Odyssey
4. Confucius, 
The Analects
5. Aeschylus, The Oresteia
6. Sophocles, Oedipus Rex, Oedipus at Colonus, Antigone
7. Euripides, Alcestis, Medea, Hippolytus, The Trojan Women, Electra, The Bacchae
8. Herodotus, The Histories
9. Thucydides, 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10. Sun-tzu, The Art of War
11. Aristophanes, Lysistrata, The Clouds, The Birds
12. Plato, Selected Works
13. Aristotle, Ethics, Politics, Poetics
14. Mencius, The Book of Mencius
15. The Ramayana
16. The Mahabharata
17. The Bhagavad Gita
18. Ssu-ma Ch’ien,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19. Lucretius, On the Nature of Things
20. Virgil, The Aeneid
21. Marcus Aurelius, Meditations
22. Saint Augustine, The Confessions
23. Kalidasa, The Cloud Messenger, Sakuntala
24. The Koran
25. Hui-neng,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26. Firdausi, Shah Nameh
27. Sei Shônagon, The Pillow Book
28. Lady Murasaki, The Tale of Genji
29. Omar Khayyam, The Rubaiyat
30. Dante, The Divine Comedy
31. Luo Kuan-chung,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32. Geoffrey Chaucer, The Canterbury Tales
33.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34. Niccolo Machiavelli, The Prince
35. François Rabelais,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36. Wu Ch’eng-en, Journey to the West
37. Michel de Montaigne, Selected Essays
38. Miguel de Cervantes, Don Quixote
39. William Shakespeare, Complete Works
40. John Donne, Selected Works
41.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Chin P’ing Mei)
42. Galileo, Dialogue Concerning the Two Chief World Systems
43. Thomas Hobbes, Leviathan
44. René Descartes, Discourse on Method
45. John Milton, Paradise Lost, Lycidas, On the Morning of Christ’s Nativity, Sonnets, Areopagitica
46. Molière, Selected Plays
47. Blaise Pascal, Thoughts (Pensées)
48. John Bunyan, Pilgrim’s Progress
49. John Locke, 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50. Matsuo BashôThe Narrow Road to the Deep North
51. Daniel Defoe, Robinson Crusoe
52. Jonathan Swift, Gulliver’s Travels
53. Voltaire, Candide and other works
54. David Hume,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55. Henry Fielding, Tom Jones
56. Ts’ao Hsüeh-ch’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k.a. The Story of the Stone)
57. Jean-Jacques Rousseau, Confessions
58. Laurence Sterne, Tristram Shandy
59. James Boswell, The Life of Samuel Johnson
60. Thomas Jefferson and others, Basic Documents in American History (ed. Richard B. Morris)
61. Hamilton, Madison, and Jay, The Federalist Papers (ed. Clinton Rossiter)
62.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Faust
63. William Blake, Selected Works
64. William Wordsworth, The Prelude, Selected Shorter Poems, Preface to the Lyrical Ballads
65.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The Ancient Mariner, Christabel, Kubla Khan, Biographia Literaria, Writings on Shakespeare
66.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Emma
67. Stendhal, The Red and the Black
68. Honoré de Balzac, Père Goriot, Eugénie Grandet, Cousin Bette
69. Ralph Waldo Emerson, Selected Works
70.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 Selected Tales
71. Alexis de Tocqueville, Democracy in America
72. 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 The Subjection of Women
73. Charles Darwin, The Voyage of the Beagle, The Origin of Species
74. Nikolai Gogol, Dead Souls
75. Edgar Allan Poe, Short Stories and Other Works
76.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Vanity Fair
77. Charles Dickens, Pickwick Papers, David Copperfield, Great Expectations, Hard Times, Our Mutual Friend,
           The Old Curiosity Shop, Little Dorrit
78. Anthony Trollope, The Warden, The Last Chronicle of Barset, The Eustace Diamonds, The Way We Live Now, Autobiography
79. The Brontë Sisters:
      79A. Charlotte BrontëJane Eyre
      
79B. Emily BrontëWuthering Heights
80. 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Civil Disobedience
81. Ivan Turgenev, Fathers and Sons
82.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83. Herman Melville, Moby Dick, Bartleby the Scrivener
84. George Eliot, The Mill on the Floss, Middlemarch
85. Walt Whitman, Selected Poems, Democratic Vistas, Preface to the first issue of Leaves of Grass,
            A Backward Glance O’er Travelled Roads
86. Gustave Flaubert, Madame Bovary
87.Fyodor Dostoyevsky, Crime and Punishment, The Brothers Karamazov
88. Leo Tolstoy, War and Peace
89. Henrick Ibsen, Selected Plays
90. Emily Dickenson, Collected Poems


Emily Dickinson's popular poem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written around the year 1861. It creates an extended metaphor that compares hope to a bird, which lives in the human soul and continues to sing without stopping and without expecting anything in return.
A message that clearly emerges from this beautiful poem is that hope, when firmly entrenched within a human soul, enables the person to face challenges of life with confidence and calmness. It does not ask for anything in return. 'Hope costs nothing,'
DPPant/FB032024
可能是 1 人和顯示的文字是「 Dickinson 1886) (1830- Emily pppopoH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And sings the tune without the words- And never stops- at all- And sweetest in the Gale- is heard- And sore must be the storm- That could abash the little Bird That kept so many warm-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st land-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 Yet never- in Extremity, It asked a crumb of me. Emily Dickinson 」的塗鴉

所有心情:
68




91. 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92. Mark Twain, Huckleberry Finn
93. Henry Adams, 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
94. Thomas Hardy, The Mayor of Castorbridge
95. William James,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Pragmatism, Four Essays from The Meaning of Truth,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96. Henry James, The Ambassadors
97.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Thus Spoke Zarathustra,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Beyond Good and Evil, and other works
98. Sigmund Freud, Selected Works, inclu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and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99. George Bernard Shaw, Selected Plays and Prefaces
100. Joseph Conrad, Nostromo
101. Anton Chekhov, Uncle Vanya, Three Sisters, The Cherry Orchard, Selected Short Stories


"The Cherry Orchard" is the final play by Anton Chekhov, written in 1903 and first performed in 1904. This poignant work is se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revolves around an aristocratic Russian family facing the impending sale of their estate, which includes a cherished cherry orchard. The play is often classified as a tragicomedy, blending elements of both comedy and tragedy.
The central characters include Lyuba Ranevskaya, the matriarch who returns from Paris, and her brother Leonid Gayev, who are both deeply attached to their family estate. As they grapple with their financial difficulties, they are confronted by the realities of social change in Russia, particularly the rise of the middle class represented by Lopakhin, a former serf who proposes to cut down the cherry orchard to build summer cottages.
Chekhov's work explores themes of loss, change, and the passage of time, reflecting the broader societal shifts occurring in Russia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herry orchard itself serves as a powerful symbol of the family's past and the inevitable changes that come with modernization. Despite Chekhov's insistence that the play is a comedy, many audiences perceive a deep sense of tragedy in the characters' inability to adapt to their changing circumstances.
"The Cherry Orchard" is celebrated for its rich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depth, making it a cornerstone of Russian literature and theater. Its exploration of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continues to resonate with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 ensuring its place as a timeless classic.
You can also get the audio book for FREE using the same link. Use the link to register for the audio book on Audible and start enjoying it.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102. Edith Wharton, 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 The Age of Innocence, The House of Mirth
103. William Butler Yeats, Collected Poems, Collected Plays, Autobiography
104. Natsume Sôseki, Kokoro
105. Marcel Proust,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106. Robert Frost, Collected Poems
107. Thomas Mann, The Magic Mountain
108. E.M. Forster, A Passage to India
109. Lu Hsün,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110. James Joyce, Ulysses
111. Virginia Woolf, Mrs. Dalloway, To the Lighthouse, Orlando, The Waves
112. Franz Kafka, The Trial, The Castle, Selected Short Stories
113. D.H. Lawrence, Sons and Lovers, Women in Love
114. Junichiro Tanizaki, The Makioka Sisters
115. Eugene O’Neill, Mourning Becomes Electra, The Iceman Cometh,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116. T.S. Eliot, Collected Poems, Collected Plays
117. Aldous Huxley, Brave New World
118. William Faulkner, The Sound and the Fury, As I Lay Dying
119. Ernest Hemingway, Short Stories
120. Yasunari Kawabata, Beauty and Sadness
121. Jorge Luis Borges, Labyrinths, Dreamtigers
122. Vladimir Nabokov, Lolita; Pale Fire; Speak, Memory
123. George Orwell, Animal Farm, 1984, Burmese Days
124. R.K. Narayan, The English Teacher, The Vendor of Sweets
125. Samuel Beckett, Waiting for Godot, Endgame, Krapp’s Last Tape
126. W.H. Auden, Collected Poems
127. Albert Camus, The Plague, The Stranger
128. Saul Bellow, 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 Herzog, Humboldt’s Gift
129. Aleksander Solzhenitsyn, The First Circle, Cancer Ward
130. Thoma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31. Yukio Mishima, Confessions of a Mask, The Temple of the Golden Pavilion
132. Gabriel Garcia Marquez,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133. Chinua Achebe, Things Fall Apart



Table of contents of Clifton Fadiman and John S. Major’s The New Lifetime Reading Plan (HarperCollin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