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等:
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有不少好書,但出版界也生生不息,有些書更好或超越志文出版社/新潮文的視野野。舉例:《儀式的消失》,大塊文化出版的《倦怠社會》(2015)、《透明社會》(2019)、《愛慾之死》(2020),而這三本書也被稱之為是「關鍵三部曲」
佛斯特《小說面面觀》現在有新譯本,相當可參考(新潮文庫本;商周本多出近百頁, 2009。)
短書評:《儀式的消失~當下的世界》
隨著新年愈來越到近,一個常聊到的話題又浮了上來:「年味越來越淡了」,彷彿這個一整年之中最重要的時間正喪失了其作為年度歲時儀式的功能與意義。這種感覺正類似作者韓裔德國哲學家韓炳哲於《儀式的消失~當下的世界》對於今日社會的描述。
初看《儀式的消失~當下的世界》的封面標題,心中不免一驚,心想:儀式難道真的要消失了嗎?那研究儀式的人類學家該怎麼辦?但這本書的重點其實是在書名的下半句:當下的世界。
雖然書名取了「儀式的消失」這一聳動的標題,但「當下的世界」其實才是這本書想要讀者關注的重點。在韓炳哲看來,新自由主義已經成為支配當下世界的關鍵力量,並且影響到對於一個社會來說最具有內在文化代表性的儀式實踐,進而導致對於凝聚社會的機制逐漸消失。在新自由主義的支配下,生產成為社會之中最為重要的行動,人們被強制勸誘去從事生產行為,其他的思考與行動都必須為其讓道。
與此同時,在韓炳哲看來重視形式重複的儀式有飽盈的符號、佔據了人的深度注意力、使生命有意義且穩固、有身體實踐等特質、進而也創造出時間的封閉,也把社會群體凝聚在一起。人類因為有儀式,得以獲得從工作中休息進而安放自身、實踐形式上的符號美學、也得以與他人形成共同體。然而,在新自由主義與新興科技的影響下,人們相較於重複更強調創新、相較於戲劇性更強調世俗性、相較於休息更強調生產,這些都讓儀式不再具有過往的吸引力與影響力,反而屈服於無止盡的生產邏輯之中。
「儀式」是人類學的研究重點,主因是儀式本身所具備的豐富文化屬性,正濃縮著一個社會裡面的宇宙觀、人觀、世界觀,對於以研究非當代社會、前現代社會或是小規模社會的人類學者而言,這無疑是認識一個族群最好的切入點。而當人類學者要研究當代社會的「儀式」,即需要意識工業化、全球化、數位化等因素已經全面性地影響到了今日人們的觀念與行爲方式,自然也包含了儀式面向。韓炳哲對於當代儀式的論述雖然缺少了足夠的民族誌材料支持,且對於儀式有本質性的定義與認知,但其正是透過「儀式的消失」這一標籤來批判新自由主義對於當下世界文化實踐所帶來的各種影響。
「儀式的消失」提醒了人類學者勿忘新自由主義在文化與儀式實踐上的破壞,但從人類學儀式研究的角度來說,這本書其實很不好讀。倒不是因為這本書文字上艱澀難懂或是邏輯跳耀,而是對於已經習慣於傳統儀式研究的人來說,會不斷地去讓人去問:韓炳哲到底在講哪些社會?哪些儀式?然而,這些問題顯然不是這位哲學家所關注的重點。作為人類學背景的讀者,韓炳哲對於儀式如何消失的描述其實正產生一股張力,把我們從田野的現場拉到一個人類文化普同性的立場來思考儀式的變遷,並且進一步質問自己:我眼前的儀式如何受到新自由主義的影響?當下社會裡的各種儀式或是對於儀式感的追求,還能算是儀式嗎?
反過來講「儀式的消失」或許對於說明社會變遷非常具有解釋力,但反而並未有效解釋今日各種儀式的形變以及其所依存的本質。「儀式的消失」其實如同政治哲學上「歷史的終結」一樣僅能是一個引發思考的宣言。如同COVID-19期間各種線上祈禱儀式出現,又或著是今日台灣宮廟努力投入社群媒體並透過網絡同步神明遶境,我們仍然能在當下世界各角落看到各種類型的儀式,人們的宗教信仰仍然致力於適應這個世界的各種變化,儀式不會消失,只是無盡地變形。
By 版主Charle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