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峯
#燦爛的星辰
【6月28日】
壽星之二
「兒童是教育的主體。」
「當人民被迫服從而服從時,他們做的對。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時,他們就做的更對。」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年的今天,有一位天才、通才、鬼才,無所不才的人物,誕生在日內瓦,他後來被界定為法國哲學家,是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盧梭。
我說他「無所不才」是因為他的思想、內涵,著作,跨越太多的領域與面向,包括政治哲學、教育學、美學、文學、社會學、倫理學、歷史哲學、形上學、語言學、音樂....。
學教育的人,能不讀他的《愛彌兒》嗎?雖是小說,卻是教育哲學上的開創性著作。(期中考會考喔!–盧梭提出了哪三種教育,應該相對和諧而不衝突?)
他的《新愛洛伊斯》是如假包換的文學,還被形容為「超越了感傷的浪漫主義」。
盧梭的自傳體作品《懺悔錄》是現代自傳的開端。
他的論文《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俗是否有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論科學與藝術》...,是哲學、是倫理學,是社會學,也是藝術的材料。
連音樂他也涉足,他精通作曲和樂理,發明簡譜,還為《百科全書》撰寫音樂方面的內容。
最重要的是,他的《社會契約論》(或譯成《民約論》,全名《社會契約論或政治權利原理》),提出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思想的基石,深深影響了逐步廢除歐洲君主絕對權力的運動,影響了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以及兩國的憲法,都是《社會契約論》的民主思想的體現。怪不得現在中共的學校內不准提倡盧梭的學說。
然而盧梭一生起落沈浮,但也跌宕生姿。他曾在飯館端過盤子,也當過使館隨員。更曾歷經在外流亡的生活(1770年以前被禁止進入法國),最後隱姓埋名隱居於鄉村茅屋。他幾乎經歷每一個社會階層,孕育了他的思想。
在流亡中,他還可以幫忙寫《科西嘉島制憲意見書》;回法國後,又受邀為波蘭立陶宛的新憲法提供建議,寫了《論波蘭政府》。
1778年7月2日早晨,66歲的盧梭在巴黎散步時,因中風過世。
這位提倡主權在民,強調個體自由、本真自我,和主體性存在的大師,在他去世16年後(1794年),獲法國以國家英雄身份葬於巴黎的「先賢祠」。
不朽名著 (1):雅克·盧梭《愛彌兒:論教育》(1762)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347834665227307
雅克·盧梭《愛彌兒:論教育》出版二百多年之後才有中文全譯本: 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
- Emile - 古騰堡計劃英譯本,Barbara Foxley;20世紀英文新譯本:讓-雅克·盧梭:《愛彌兒》. Trans. Allan Bloo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9. ;Allan Bloom的解釋,也有中文本。
摘要也可參考羅曼羅蘭的《·盧梭傳》台北:志文出版社等。Les Pages immortelles de Rousseau (The Immortal Pages of Rousseau) 1938 by Romain Rolland (1866~1944)
不朽名著 (1):雅克·盧梭《懺悔錄》《愛彌兒:論教育》(1762)Emile, or On Education (French: Émile, ou De l’éducation) by Jean-Jacques Rousseau (1762)雅克·盧梭《愛彌兒:論教育》
《愛彌兒:論教育》(法語:Émile: ou De l'éducation),亦有譯名作《愛彌爾:論教育》,是讓-雅克·盧梭自認為是「我的所有作品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部」[1]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關於人類天性的哲學論文,致力於探討關於個人與社會關係的政治和哲學問題;特別是個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趨於墮落的社會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在《愛彌兒》中,盧梭試圖描繪一個教育體系,使他在《社會契約論》(1762年)中的「自然人」能在不可避免趨於墮落的社會中生活。[2]盧梭描寫愛彌兒和他的家庭教師的故事,以說明如何教育出一個理想的公民。愛彌兒不是一本詳細的育兒指南,不過在其中的確有一些教育子女特別的忠告。[3]這是西方第一個完整的教育哲學、第一部教育小說。康德稱讚《愛彌兒》的出版是跟法國大革命相提並論的大事件。因此其書注重在身體養護及拒絕誘惑。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 ^ 讓-雅克·盧梭:《懺悔錄》,1762年, 529-30.
- ^ Boyd, William.《讓-雅克·盧梭的教育理論》.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1911), 127.
- ^ 盧梭回應對他的誤解:「Il s’sagit d’un nouveau système d’èducation dont j’offre le plan à l’examen des sages, et non pas d’une méthode pour les pères et les mères, à laquelle je n’ai jamais songé.」[這是一個新的教育體系,概述我對於學習貢獻,我不是提供父母一種方法,這是我從未預期的]Qtd. in Peter Jimack, Rousseau: Emile. London: Grant and Cutler, Ltd.(1983), 47.
書籍[編輯]
- Bloch, Jean.《盧梭學說與18世紀法國的教育》. Oxford: Voltaire Foundation, 1995.
- Boyd, William.《讓-雅克·盧梭的教育理論》.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11
- Jimack, Peter. Rousseau: Emile. London: Grant and Cutler, Ltd., 1983.
- 讓-雅克·盧梭:《愛彌兒》. Trans. Allan Bloo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9.
- 讓-雅克·盧梭:Emilius and Sophia; or, The Solitaries. London: Printed by H. Baldwin, 1783.
外部連結[編輯]
法語維基文庫中與本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 Émile, ou De l'éducation |
- Émile, ou De l'éducation-維基文庫(法文)
- The Emile of Jean-Jacques Roussea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Columbia. Complete French text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by Grace G. Roosevelt (an adaptation and revision of the Foxley translation)
- Emile - 古騰堡計劃英譯本,Barbara Foxley
- 愛彌爾-論教育在線閱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ile,_or_On_Education
Author | Jean-Jacques Rousseau |
---|---|
Country | Republic of Geneva and France |
Language | French |
Subject | Pedagogy |
Publication date | 1762 |
Published in English | 1763 |
Emile, or On Education (French: Émile, ou De l’éducation) is a treatise on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and on the nature of man written by Jean-Jacques Rousseau, who considered it to be the "best and most important" of all his writings.[1] Due to a section of the book entitled "Profession of Faith of the Savoyard Vicar", Emile was banned in Paris and Geneva and was publicly burned in 1762, the year of its first publication.[2]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Emile served as the inspiration for what became a new national system of education.[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