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0, 2024

隱地(果子離) 劉森堯 《導演與電影》、《電影與批評》《電影藝術面面觀》四百擊 《天光雲影共徘徊》《母親的書》《我的初戀情人林美麗》

 

「在我的想像裡,天堂是這麼一個地方:一個失眠的鄰居,在永恆的燭光下,讀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

《說吧,記憶》,Vladimir Nabokov
(後來有廖月娟譯本)1978劉學長在英國推薦我的書。因為作者身世和書名有吸引力,我去圖書館查過。








逢甲大學 電影 劉森堯 2024.2.13 曹老師說劉兄不錯,可惜沒邀到他寫志文。寄書寫信給劉,有回音,曹給我們看“鄉下地址。”

九零年代起,遠流有“電影館”(叢書),改變台灣電影的出版。劉早期翻譯大導演的自傳,布紐爾,柏格曼。


【轉型正義電影賞析】系列由甫自逢甲大學外文系教職退休的學者、作家劉森堯策畫與主講。劉森堯是上世紀八O至九O年代台灣重要的影評人,其翻譯的《電影藝術面面觀》,是四、 ...



2016

(1977-78年,劉學長幾次從倫敦到我就讀學校訪我,一起住單身宿舍。同層的9未住戶多很友善,......)
周五2015.09.18與曹永洋先生聚會的一些細節,我補充一下:他也推薦許多書與文章,最出乎我意外的是劉森堯學長的三篇大文:記母親、戀人.... (據說刊在劉森堯著 《天光雲影共徘徊》, 爾雅 出版社,2001),待查。2016.2.28 補《母親的書》,台北: 爾雅 出版社,2004)收入《母親的書》(我很佩服他可以用台語唸名著給不識字的母親聽)、《我的初戀情人林美麗》兩篇,應該是老曹說的。《母親的書》自序說隱地先生在2001年預付20萬元給作者。.....



讀書

  - Page 116 - Google Books Result

劉森堯 - 2009 - ‎Book reviewing
劉森堯 讀書 116 心的冒險歷程。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像是法國新浪潮運動時代的著名影片「四百擊」,作家威廉,高汀的《蒼蠅王》,《屠夫男孩》因此也可看成是一個小孩的 ...

導演與電影-志文出版-劉森堯-32開312頁1977.
  • 導演與電影

    劉森堯 / 志文出版社 / 1990-1-15 / NT$150
    (少于10人评价)
  • 電影與批評

    劉森堯 / 志文出版社 / 1982-9-30 / NT$190
    (少于10人评价)
    本書作者劉森堯是一年輕一輩最受矚目的影評家。除了本書之外,著有「導演與電影」、「電影生活」,譯有「電影藝術面面觀」、「電影技巧與電影表演」等,這一系列著譯充...






《電影藝術面面觀》現代電影藝術欣賞□劉森堯譯/ 志文1985再版



----hc 2018.10.17

四百擊  劉森堯 電影 志文


Les Quatre Cents Coups

The 400 Blows (FrenchLes Quatre Cents Coups) is a 1959 French New Wave drama film, shot in DyaliScope and the debut by director François Truffaut; it stars Jean-Pierre LéaudAlbert Rémy, and Claire Maurier

The English title is a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French but misses its meaning, as the French title refers to the idiom "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 which means "to raise hell". On the first pri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subtitler and dubber Noelle Gillmor gave the film the title Wild Oats, but the distributor did not like that and reverted it to The 400 Blows. Before seeing it, some people thought the film covered the topic of corporal punishment.[6]~~ Wiki


大人は判ってくれない』(おとなはわかってくれない、Les Quatre Cents Coups)は、1959年フランス映画である。




raise hell

phrase of raise
INFORMAL
  1. make a noisy disturbance.
     
    "lager louts raising hell in the Home Counties"



劉森堯 - 2009 - ‎Book reviewing
劉森堯 讀書 116 心的冒險歷程。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像是法國新浪潮運動時代的著名影片「四百擊」,作家威廉,高汀的《蒼蠅王》,《屠夫男孩》因此也可看成是一個小孩的 ...

讀書

By 劉森堯


很巧,在燠熱的午後時光,錄製廣播節目,談隱地的散文代表作《漲潮日》,第二天,「爾雅出版50年座談會」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舉行。爾雅出版社50歲了,時光過得既快且慢。

《漲潮日》寫於隱地58歲時,卷首敘事詩〈第五十八首〉,把童年顛沛歲月到成立爾雅出版社、著作迭出的近況,以詩形式交代。而現在隱地已近九十歲,仍在寫,仍堅守出版崗位。

隱地和我父母年紀相仿,不一樣的是,1936年十歲那年,隱地從中國大陸來台,之後再也回不去了,他與他的父母,所謂的外省人,生命滿滿的離散經驗。而我父母生長在台灣,樂業不敢說,至少安居。但他們年輕時期的共同特色是:窮。

隱地在這本書裡寫流離往事,從童年到青年,好一段時間,無屋可住,沒飯可吃,窮困潦倒,家人四散。平常串門子聽他閒聊,談出版,談作家,談生活,但年少這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很少聽他講起,可能是太沉痛了,深潛在心底,不太輕易與外人道。

臺灣錢,淹跤目,臺灣成為四小龍,是很後來的事。1950年代島上經濟之困窘,從街道名就可以知道。有一條街就叫克難街。

常聽說臺北市南機場附近曾經有條克難街,但從來不知道這街到底在哪裡。隱地書上寫,克難街現在一分為二:國興路、國青街,但我查到的是一分為三:國興路、青年路、國青街。

但你若上網搜尋,會多次看到長青街這個詞。不知始作俑者是誰,總之以訛傳訛,憑空跑出一條長青街來。

克難街,是當年眷村最多的蜿蜒街道,1953年命名,1993年更名。克難,顧名思義,就是克服困難,意為簡陋、將就。例如缺乏樂器,就敲打罐頭、臉盆來演奏, 將就一下,這叫克難樂隊。

現在克難街早就沒了,但7-ELEVEN卻有一家克難門市,在萬青路上。

隱地為什麼寫到克難街?因為講到防空洞。他曾租屋於防空洞,防空洞的家就在克難街。

雖然隱地是我父母輩的人,與我隔了一個世代,但是他書裡面講到往昔的人事地物,對我來講並不陌生,因為上世紀五六○年代臺灣進步不大,社會變動不多,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我所很難想像的事,像前面講到的,防空洞可以當房屋出租,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雖然從小到大常看到防空洞,在學校,在公園,在街市某些角落,黑黑暗暗,常有積水,蚊蟲滋生,感覺跟鬼屋差不多,小時候都不敢進去。但是沒想到還可以當成住家。

隱地政工幹校畢業以後,就住在一個防空洞裡,那是在人家的圍籬裡面,有桌有床有電燈,有門可上鎖。這時的他已經上班賺錢了。

《漲潮日》前半部有很大的篇幅寫父母,這部分寫來精彩,把父母的性格概略勾勒,形象鮮明,但細節不足,細節描述不多,可能是因為親子關係稍為疏離。父親嚴肅,母親暴躁,多少阻斷了彼此促膝長談的機會,因而父母的事蹟,僅止於所見所聞,無法觸及他們的內心。

相較起來,父親寫得更見活絡,書名也與父親有關。父親拼事業,無奈事與願違,算是人生失敗組。雖然出生於名校好系(英文系),但他不甘於此,男兒志在四方,想做國際貿易,換來的只有兒子為此蒐集到很多國際郵票,訂單不來,徒呼負負。但是他不失志,認為自己不發達只是一時退潮,總會等到漲潮的一天。可惜這天始終不曾來到,待兒子成立出版社,著作等身,算起來子代父漲了潮,但是自己已經看不到了。

而母親,意想不到,是個脾氣暴躁的人。隱地寫道,小時候最怕把睡夢中的母親吵醒。母親的聽覺非常敏銳,一點風吹草動都會醒來,睡眠被中斷醒來,孩子就麻煩了。他說,有一年暑假,他不小心吵醒午睡中的母親,母親從床上跳起來,拿起床邊一罐乳液,往他身上丟,接著一頓狠打。他逃出家門,母親追出來,拿起地上木屐、磚頭扔過去,他跑到街上,直到看不見母親的身影,才往前走。

這一段讀得驚心動魄。母親心裡有個很深的結,若有訪談,窺知一二,應該多了好多故事吧。

扣除小說和詩集,隱地光是散文數量就非常可觀,他的散文與隨筆的共同關鍵詞就是時間。《漲潮日》有一輯「走過的年代」,從五○年代起,每十年一篇,寫到二○○○年,談十年間的出版現象和社會觀察。後來他又以十年為一個單位,出版專書,構成「年代之書」。另外,他的日記散文從2002年開始,陸陸續續寫了好多部,時間無聲流逝,此身雖在堪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