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堂青春的文學課 (5新潮文庫出發):法國文學 5。François Villon (1431–63) – Le Testament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1606–84)- Le Cid (1636)(拿破崙說如果他還在世,要封他為貴族《哥德對話錄》1827 0401),Molière –《厭世者》到荒謬劇場等,巨人傳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Michel de Montaigne – The Essays……到羅曼羅蘭,沙特……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812399887740104
幾堂青春的文學課 (5新潮文庫出發):法國文學 5。
- François Villon (1431–63) – Le Testament
Villon lives
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1606–84)- Le Cid (1636)(拿破崙說如果他還在世,要封他為貴族《哥德對話錄》1827 0401),Molière –《厭世者》到荒謬劇場等,巨人傳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Michel de Montaigne – The Essays……到羅曼羅蘭,沙特……
- Pierre Corneille (1606–84)- Le Cid (1636), Horace
- Molière – Tartuffe, Le Misanthrope, Dom Juan, L'Avare (The Miser), Le Bourgeois Gentilhomme, L'École des femmes (The School for Wives), Le Malade imaginaire (The Imaginary Invalid)
- Jean Racine – Phèdre, Andromaque, Bérénice, Athalie
- François Rabelais – La vie de Gargantua et de Pantagruel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幾堂青春的文學課 (5新潮文庫出發):法國文學 5。
有點不自量力的“志文 新潮文庫 與主要國家文學簡史”。法國用五講(第五講待補)。
那,英國的,類似呀,兄弟之邦嘛,但是,除了“青春文學”例子採用“蒼蠅王”,說不盡的莎士比亞採用的了不起的Hamlet 十世記憶……
"The Childhood of Pantagruel. In his cradle, the giant drinks the milk of 4,600 cows”.
By Gustave Doré, from chapter IV of Pantagruel, Garnier Frères editions, 1873.
「對於我的這一代,曾經是照耀我們青春時代的最精純的光彩」羅曼•羅蘭在托爾斯泰去世幾個月後寫的托爾斯泰傳記,就是這樣開始的。他談到他的一群學生朋友時,補充說:「各人以各不相同的理由愛他:因為各人在其中找到自己;因為每個人都喜歡他;而對於我們全體又是人生的一個啟示,開向廣大宇宙的一扇門。」在19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羅曼•羅蘭來說,羅曼•羅蘭視老托爾斯泰為自己一生最偉大的導師,並繼續對他懷有敬意和愛戴,並在他年輕時在生活和藝術中掙扎時回復和鼓勵他的來信。我寫這本傳記是為了表達我對這份善意的感激之情。
日本學者山口三夫曾在《歷史的羅曼•羅蘭》提到:「當羅蘭試圖復興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米勒、甘地的生平時,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羅曼是一位對靈魂有深刻洞察的歷史學家。他與創作歷史劇時一樣嚴謹,依靠已知的事實和材料,並從徹底的歷史對話開始。這也是與人類主體的一對一對話。他不僅迴避想像的元素,而且還以人性的方式審視現實和歷史事件,使他的『英雄』復活。」《托爾斯泰傳》可以說是這樣信念的產物,但我們也別忘了這是一本還在作者論時期的傳記,羅曼•羅蘭利用大量書信、日記與作品來重塑托爾斯泰的形象。
這是一本以英雄內面描述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傳記,同時也是戰後現代文學科學興起後容易產生抗拒的作品。
傳記作為一種文類和史學話語的狀況有些矛盾。在過去的二十年左右,傳記作家和歷史學家在各自的學科中逐漸達成了一種關於「單一模式歷史」用途的共識。雙方見證了此前阻礙傳記在史學中自由使用的認識論鴻溝的彌合,並且不再將文學傳記視為一種次要的推測性歷史分支。於是,默認傳記最終可能從後現代辯論的雙方中受益。在文學和歷史傳記研究中曾經流行的經典比喻是「人文學科的私生子」或「雜種文類」。傳記被視為十九世紀詮釋學史學的殘餘,當它放棄對事實、科學方法和檔案的依賴時,便失去了學術合法性。年鑑學派的出現以及在心態史和社會史中明示或暗示的集體主體進一步貶低了傳記作為一種有效科學探究模式的地位。尤其是敘事作為一種主導範式的普及對這一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敘事修辭的學問在1970年代中期興起,提出了一種強調我們如何理解和構建過去的修辭手法的歷史閱讀方式。像是A. N. Wilson的《托爾斯泰傳》可說是相關的產物。其他作者如Richard F. Gustafson、Aylmer Maude 、Rosamund Bartlett、Andrei Zorin。
羅曼•羅蘭《托爾斯泰傳》這本書的前半部分在今天的環境下,仍有其時空的借鑑。托爾斯泰很年輕時就面對了戰爭。在他哥哥的建議下,他自願參加了高加索的戰鬥,對抗不服從的車臣人。23歲時,他成為了與哥哥同一旅的炮兵少尉。1854年1月,他被晉升為副官並被派往多瑙河前線。幾個月前,俄土戰爭爆發,為了對抗俄羅斯在黑海的統治,英國和法國發起了克里米亞遠征。這將是為期十一個月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托爾斯泰被任命為少尉,並於1854年11月7日接到命令前往塞凡堡。那時,托爾斯泰已經成為作家兩年,並出版了在聖彼得堡文學界引起轟動的《童年時代》。這一初步成功鼓勵他繼續寫作。他開始創作《少年時代》(《童年時代》的續集),並開始撰寫有關高加索戰爭的新故事。這近兩百年前的地緣政治今天仍舊縈繞著東歐。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Jonathan Bate在其廣為人知的莎士比亞傳記研究的標題中,用「天才」一詞代替了「生活」一詞。他的方法是用天才的概念代替生命的概念,假設它更恰當地涵蓋了他的主題的所有身份維度,然後遵循它在紀念歷史、文本解釋以及莎士比亞作為國家偶像的發展中的表現。羅曼•羅蘭《托爾斯泰傳》試圖用大量資料來營造托爾斯泰的內在有其相似之處。但在今天的閱讀上,這種概念上的扭曲被視為一種服務於歷史探究目的的恢復性手法。 bios 的概念在詞源和學術用途上經歷了重大變化。bios是一個視角問題:我們是否應該根據傳記主題核心的知識論轉變來擴展我們對傳記構成的理解。
羅曼•羅蘭的簽名就像任何名字一樣是一個標誌,像任何權威一樣是一個標準,像任何合法性一樣是一個印章。他的英雄系列表現了精英的知識勇氣和社會責任的化身。羅蘭明確選擇了受俄羅斯和英語小說家啟發的浪漫主義美學,反對被認為過於「藝術化」且與情感的真誠表達相去甚遠的法國藝術。《托爾斯泰傳》不僅是他與傳記對象交誼的成果、英雄列隊的完成,更是其文學觀點的展現。
羅蘭在1911年的日記中寫道:「我不想說我的法國同事的壞話。我永遠不會否認巴黎的報紙、雜誌和書籍所花費的才華。歐洲沒有任何地方有如此盛行的藝術。但這種藝術沒有任何深厚的誠意。一切都是遊戲,甚至是最深刻的感受:它們在文學中的傳遞中被故意扭曲。這就像一家假髮店,他們在那裡染色、捲曲、化妝和香水。我不否認其中有很多真情實感。但他們總是畫著嘴唇和化妝。無論紀德談論英雄主義,克洛代爾談論天主教,佩吉談論聖女貞德還是人民理查,甚至是蘇亞雷斯談論他死去的兄弟,巴赫林談論他死去的父親:他們描繪了自己的心、他們的思想、他們的信仰,他們傾聽彼此說話,他們是為同事說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偉大的作家不會說任何他沒有感受到的話。 [……]我認為自己處於所有歐洲文學的邊緣。」
後來這樣的文學觀也出現在其《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小說。
羅曼•羅蘭的《托爾斯泰傳》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面映照時代精神的明鏡。通過描繪托爾斯泰的生平,羅蘭展現了他對文學創作的獨特見解和對人性真實的追求。這部作品有其在今天文類混雜的特性,成為了連接19世紀和20世紀文學思潮的重要橋樑。
《托爾斯泰傳》其現實意義提醒了我們在文學創作中不應忽視情感的真摯性,同時也啟發我們思考如何在複雜的現代社會中保持精神的純粹和人性的光輝。羅曼•羅蘭筆下的托爾斯泰,成為了跨越時空的精神導師,持續影響著後世的讀者和作家。偉大的作家不會說任何他沒有感受到的話。這種對真誠的追求,或許正是《托爾斯泰傳》,乃至所有優秀文學作品歷久彌新的秘訣。當然我們也希望台灣能有更多版本的《托爾斯泰傳》誕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