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30, 2024

幾堂青春文學課(新潮文庫出發):英國文學 2 。(敬悼新潮文庫譯者方瑜教授(1945-2024)談百元鎂賄賂12歲女兒讀完整本小說……新潮文庫十幾本讀書之道的書之外……《一百年來》中的世界名著。 J. ): "English Literatur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 Professor Sir Jonathan Bate) ..CHARLES DICKENS 李弘祺 演講 基督教 A Christmas Carol and Other Christmas Books..... 《聖經》《故事集》《仙后》 《失樂園》........"The Iliad," "The Aeneid," "Beowulf," "The Divine Comedy," "Paradise Lost," and JamesJoyce's "Ulysses.

 幾堂青春文學課(新潮文庫出發):英國文學 2 。(敬悼新潮文庫譯者方瑜教授(1945-2024)談百元鎂賄賂12歲女兒讀完整本小說……新潮文庫十幾本讀書之道的書之外……《一百年來》中的世界名著。 J. ): "English Literatur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 Professor Sir Jonathan Bate)  ..CHARLES DICKENS 李弘祺 演講 基督教  A Christmas Carol and Other Christmas Books.....  《聖經》《故事集》《仙后》  《失樂園》........"The Iliad," "The Aeneid," "Beowulf," "The Divine Comedy," "Paradise Lost," and James Joyce's "Ulysses.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210964093450033
媽媽最後一次公開發言,是在2019年爸爸的回憶錄《邊緣的自由人》的新書發表會上,她爆了情書被白蟻吃掉的黑歷史。如果那些情書留下來,應該又可以出一本書了吧。
那時是第一階段動完腦手術,對未來還充滿希望,也還算積極地復健(雖然沒有真正認真過),還能幽默地發言。之後,這些光熱都消失在一次次的手術和記憶的牢籠裡了。
 
0:02
非常謝謝漢青先生談到了我前天的演講(“狄更斯與基督教”)和家父的自傳,《一百年來》。非常出我意外。我明後天做一點appreciative response.這裏先感謝前幾天他請我和幾位朋友一同吃飯(在醉紅小厨)(請看8:28 的貼文)。





A Christmas Carol and Other Christmas Book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s://global.oup.com › ukhe › product › a-christmas-ca...






This edition reprints the story alongside Dickens's four other Christmas Books: The Chimes, 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 The Battle of Life, and The Haunted Man.


Professor Sir Jonathan Bate


Senior Research Fellow
Worcester College

Worcester College
Early Modern
Fixed-term and College Staff

Research Interests
Teaching Areas
Other Information


Shakespeare and Renaissance Literature, Romanticism, biography and life-writing, ecocriticism, the classical influence on English literature, contemporary poetry and theatre history

Publications
The list was updated


The RSC Shakespeare: Complete Works (Second Edition)
April 2022 |
Edited book



Mad about Shakespeare: from classroom to theatre to emergency room
April 2022 |
Book




John Keats in the season of mists
February 2021 |
Journal article |
Lancet



Cherchez la femme: John Keats and Mrs Jones
February 2021 |
Journal article |
TLS -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Bright Star, Green Light
February 2021 |
Book
More


故事集

仙后  失樂園
李永熾老師《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


Harold Bloom · 西方正典(全二冊) · 靈知天使.夢境 · 讀詩的藝術 · 西方正典(上、下) · 西方正典(上) · 西方正典(下)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writings about some of the greatest epic works in the Western literary tradition, including "The Iliad," "The Aeneid," "Beowulf," "The Divine Comedy," "Paradise Lost," and James Joyce's "Ulysses."





 184 pp. 15 b/w halftones


幾堂青春文學課(新潮文庫出發):英國文學 1 。 Univ. of Essex motto: "Thought the harder, heart the keener" is adapted from the Anglo-Saxon poem The Battle of Maldon. 威廉高汀的《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 by William Golding,楊耐冬譯,台北 志文1984 新潮世界名著 王文興的長篇評論11/。說不完的莎士比亞 (例 Tycho 座右銘化為Hamlet 一句…… Tyrant: Shakespeare on Politics Stephen Greenblatt. Allan Bloom 《莎士比亞的政治》Shakespeare's Politics 1964, )…… 《飢渴的想像:約翰遜散文作品選》


Have you read 'Lord of the Flies'? The novel, written by William Golding, was first published #OnThisDay in 1954.

Golding was awarded the #NobelPrize in Literature in 1983 "for his novels which, with the perspicuity of realistic narrative art and the diversity and universality of myth, illuminate the human condition in the world of today."

Golding was born in Cornwall in 1911 and was educated at Marlborough Grammar School and at Brasenose College, Oxford. His father was a schoolmaster and his mother was a suffragette. He was brought up to be a scientist, but revolted. After two years at Oxford, he read English literature instead and published a volume of poems in 1935. 

Apart from writing, his occupations included being a schoolmaster, a lecturer, an actor, a sailor and a musician. He taught at Bishop Wordsworth's School, Salisbury before joining the Royal Navy in 1940 and spending six years afloat, except for seven months in New York and six months helping Lord Cherwell at the Naval Research Establishment. He saw action against battleships (at the sinking of the Bismarck), submarines and aircraft. Golding finished as Lieutenant in command of a rocket ship. He was present off the French coast for the D-Day invasion, and later at the island of Walcheren. After the war he returned to teaching, and began to write again. 'Lord of the Flies', his first novel, was published in 1954.

Read more about William Golding: https://bit.ly/2LhJ6up



方瑜,台大中文系教授,我的知已好友,高雄女中初中同學,今天(2024年九月三日)中午在家中逝世,享壽79。她身體不好幾年了,三個月前6月4日我好像知道什麼,北上去她家探望她,握手說了話。
照片攝於1967年春,我在台大外文研究所,她在準備考台大中文研究所,在傅園,李永熾攝。





 

導讀。編輯廖志峯簡述。《張清吉紀念文集》(2018~2023)內有李永熾夫婦資訊-《新潮文庫》重要譯者,我是“拜讀者”。張清吉(1927年—2018年9月28日)台灣出版家。漢清講堂252 從張清吉的「新潮文庫」談起 2018 Oct. 曹永洋 鍾漢清

 

我在2023的文章,用鍾玲的兩本書合論其摯友——

以前還以為只有女兒李衣雲,我錯了。女兒Gemini Lee 的臉書,臺大中文系等有很多教師,父母的資訊:


送別我們敬愛的方瑜老師:一道不隨時光消逝的美。


媽媽最後一次公開發言,是在2019年爸爸的回憶錄《邊緣的自由人》的新書發表會上,她爆了情書被白蟻吃掉的黑歷史。如果那些情書留下來,應該又可以出一本書了吧。

那時是第一階段動完腦手術,對未來還充滿希望,也還算積極地復健(雖然沒有真正認真過),還能幽默地發言。之後,這些光熱都消失在一次次的手術和記憶的牢籠裡了。

告別式上爸爸(李永熾)的致謝詞


生病後這六年,她不良於行,我雙耳日益失聰,病中逝後,所有事情都由她疼愛的兩個女兒承擔,我只從旁看望;月前,她的病突然轉劇,兩個妹妹幾乎天天前來探望,輕呼”姐姐”;我的弟妹不時探問大嫂病情,逝後,大弟從西雅圖趕回,要送大嫂最後一程。

她指導的學生,生前常來探望,逝後幫忙處理文字事務,其他學生在網上追憶她上課時的趣事以及說出的金句,讓我心暖。

感謝台大中文系主持這場追思會,感謝前來弔唁慰安的親朋好友。

最後我想用六個字呈示她突然離我而去的心境:無言.哀痛.永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清吉(1927年—2018年9月28日),苗栗縣後龍鎮人,台灣出版家。

生平[編輯]

日治時期[編輯]

1927年出生竹南郡的張清吉,因上學路遠每日遲到遂視懼怕上學,直到鹽水公學校三年級時一位姓上蒼的日本老師經常向他介紹許多像是《幼年俱樂部》的課外讀物。張清吉在那三年裡開始讀《少年俱樂部》、《文藝春秋》、日文雜誌《講談社》、戰爭故事的時代劇、日本改編的英美文學等。[1][2]

二次世界大戰時,張清吉於岡山機場學徒兵[2]

戰後時期[編輯]

志文出版社

張清吉在台北以三輪車謀生時,當同業在路邊閒聊等生意,有空便拿起小說讀[1][2]

之後接收日本人遺留的舊書,在1963年創辦長榮書店。長榮書店最早在臨沂街成立,後來在和平東路羅斯福路中華路都開過,一度同時有三家店。當時就讀台大歷史系李敖常來書局買禁書。[2]

當長榮書店隔壁的文星書店被政治力介入關門時,店裡買客人山人海;這番景象使得張清吉見賢思齊,想要出一些真正的好書,遂與台大醫學院學生林衡哲合作,將書店改為志文出版社,以《新潮文庫》專門出版國外經典文學。林衡哲看到張清吉出版《哈囉學英語》那種趣味性叢書,不止一次勸說:「張先生,要有一流的文化,才有一流的國家,虎死留皮,人死留名,做一個出版家,你印這種消遣性的書籍,無益社會人心啊......。」[2]

林衡哲自行翻譯的《羅素回憶集》和《羅素傳》,成了《新潮文庫》的第一、二號作品[1][3]。這兩本書一出,得到回響非常大,平日不識的學者陳鼓應殷海光親自前來肯定。林衡哲得知書獲得好評,也是興奮不已,並一口氣著手規劃十多本書,也介紹許多同學一起加入翻譯的行列[2]

《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表示,《新潮文庫》是當年文藝青年、知識分子必備,把西方、日本的思想家、文學作家都帶進台灣,不只有軟性的書,也有硬知識,乃知識普及化的重要推手[3]鄭麗君表示此文庫影響了自己日後從工學院轉讀哲學系[4]

志文出版社前主編曹永洋透露,《新潮文庫》五百多本的多數導讀都是張清吉親自撰寫。他曾跟張清吉去過一趟日本,發現他同一本外文書要買十幾個版本,全部讀完後再自己下筆寫導讀。[1]

2018年9月28日去世[3]


------

廖志峰 (Chih-feng)


封面出來後,

又翻起《一生讀書計劃》,

越看越怪:

如果這本書是要張清吉前輩致敬,不是應該要用新潮文庫的風格來做嗎?

這種封面太經典,

於是改成這款,

也向老曹報告。

老師說:你決定就好。


這書的編輯過程中,

稿源分散,

形式有電子檔也有手寫稿,

臨送廠前,

兩驚嚇:有三篇未收錄,以及未標出處。

老編的低級錯誤。

但這樣就好了嗎?

思想坦克策劃了專輯,

但,策劃者沒寫稿,

怎麼可以,所以,

緊急約稿,

只剩阿達的文章了,

紀念文集的最後一里路。


發表會訂於9月28日下午三時,

在雄獅星空,

歡迎各位朋友蒞臨指導。


即將出版,

敬請期待。

謝謝所有協力及賜稿師友。


台灣出版的時代精神,

新潮文庫立標高。


致敬。封面出來後,

又翻起《一生讀書計劃》,

越看越怪:

如果這本書是要張清吉前輩致敬,不是應該要用新潮文庫的風格來做嗎?

這種封面太經典,

於是改成這款,

也向老曹報告。

老師說:你決定就好。


這書的編輯過程中,

稿源分散,

形式有電子檔也有手寫稿,

臨送廠前,

兩驚嚇:有三篇未收錄,以及未標出處。

老編的低級錯誤。

但這樣就好了嗎?

思想坦克策劃了專輯,

但,

策劃者沒寫稿,

怎麼可以,

所以,

緊急約稿,

只剩阿達的文章了,

紀念文集的最後一里路。


發表會訂於9月28日下午三時,

在雄獅星空,

歡迎各位朋友蒞臨指導。


即將出版,

敬請期待。

謝謝所有協力及賜稿師友。


台灣出版的時代精神,

新潮文庫立標高。


致敬。


我跟老曹說這兩天我就要把張清吉紀念文集送廠了。

沒有人要我做,

但我覺得我應該為張先生做這件事。

受惠太多。

老實說,

我從書裡得到的多於課堂學到的。

這本書的編輯過程比我想像的複雜繁瑣,

不過,

終於要結束了。

出版做久了,

難免有ㄧ些人把希望寄託在你身上,

不過,

我終究只有一個人,

也是浮沉如斯,

再怎麼勉力而為,

還是有限,

只能ㄧ本ㄧ本來。

今年剩三個多月了,

希望明年可以有新的能量和氣象。


#這是二手書店意外買到張清吉先生的簽名書我的半生沒有讀書計劃只有做書計劃。


#謝謝阿達和櫂暄幫我許多忙


#明年起不要再為難自己


Sunday, September 29, 2024

東海周芬伶教授的貢獻。漢清講堂的老英雄(曹永洋介紹的),鴻儒堂的書,人權博物館,紀念館




我以為給摯友羅時瑋的,竟然都跑到這兒來。失敬處請原諒。我近幾年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系,因為近十年第二屆的曹永洋也成為我的摯友,所以對前十屆的校友有點熟 …… 我認為該系最有貢獻的,是周芬伶老師,不只著作等身,提攜後進最用力氣


 各位好友好!我經營進口日文的「鴻儒堂書局」將於今年十一月底結束88年的書局!由另外一家公司繼續營運,本公司的進口日文書籍和雜誌!「鴻儒堂出版社」仍然繼續出版日文教材,請各位朋友多多支持!88年來承蒙各位的支持,在此向各位說聲謝謝!

新潮文庫幾位大家及其譯者的處理推廣。的內有歌德的《詩與真實》(歌德自傳;鍾肇政譯);《少年維特的煩惱》(周學普譯);《浮士德》(周學普譯)。 缺的可不少 《哥德對話錄》Conversations Of Goethe (周學普/朱光潜/楊武能/洪天富/.....) 《赫爾曼與陀羅特亞》周學普譯台灣版1964:文星叢書;成長小說《威廉邁 麥斯特 學徒歲月》《威廉邁 麥斯特 成長歲月》 《義大利遊記》《德國名劇選粹》中歌德 ,該補充的

《哥德對話錄》Conversations Of Goethe (周學普/朱光潜/楊武能/洪天富/.....)  

歌德作品,周學普譯的, 


歌德(Goethe 1749-1832)


新潮文庫內有歌德的《詩與真實》(歌德自傳;鍾肇政譯);《少年維特的煩惱》(周學普譯);《浮士德》(周學普譯)

缺的可不少成長小說《威廉邁 麥斯特 學徒歲月》《威廉邁 麥斯特 成長歲月》《赫爾曼與陀羅特亞》周學普譯台灣版1964:文星叢書;

《愛力》協志工業叢書    《德國名劇選粹湯元吉


  ; 作者: 歌德 ; 其他作者: 黑貝爾 , 衛德耿 ,  ; 出版: 臺北市: 協志 民59. ; 

《義大利遊記》詩選

《》講述了主人公威廉


幾堂青春的文學課 (5 新潮文庫出發):德國文學   譯出、、《愛力》等歌德名著多部及《歌德對話錄》。《浮士德》  《哥德對話錄》

缺的

譯出《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愛力》等歌德名著多部及《歌德對話錄》。



Friday, September 27, 2024

2023年台灣兩本譯界相關的書:曹永洋主編《張清吉紀念文集:漁夫‧三輪車伕‧出版家‧文化人 33. 青衿我輩的《新潮文庫》 ◆李元璋》《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30位譯者X 60篇譯作,重溫《拾穗》月刊開啟的文藝之窗》校對等2023 從張清吉的「新潮文庫」談起 2018 Oct. 曹永洋 鍾漢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6wF51ExRZ4&t=691s 《張清吉紀念文集:漁夫


譯書,難得有的讓川端康成等人讀過許多次,幾乎會背.......




2023年台灣兩本譯界相關的書:《張清吉紀念文集:漁夫‧三輪車伕‧出版家‧文化人》《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30位譯者X 60篇譯作,重溫《拾穗》月刊開啟的文藝之窗》


《張清吉紀念文集:漁夫‧三輪車伕‧出版家‧文化人》校對等2023   從張清吉的「新潮文庫」談起 2018 Oct. 曹永洋 鍾漢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6wF51ExRZ4&t=691s   《張清吉紀念文集:漁夫


252 從張清吉的「新潮文庫」談起 2018 Oct. 曹永洋 鍾漢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6wF51ExRZ4&t=691s




《張清吉紀念文集:漁夫‧三輪車伕‧出版家‧文化人》校對等 2023

曹永洋接受中國時報副刊訪談《張清吉紀念文集:漁夫‧三輪車伕‧出版家‧文化人》2023.10.下旬
https://hcbookstory.blogspot.com/2023/09/blog-post_57.html



張清吉紀念文集:漁夫‧三輪車伕‧出版家‧文化人

編者: 林衡哲等6 人
出版社:允晨文化 2023



 志文出版社創立人張清吉先生(1927~2018) 於五年前9 月28日教師節去世,享年92 歲。這位出生苗栗後龍偏鄉的子弟,在日治時代完成外埔國小六年的教育。之後憑著不斷的自學,閱論《文藝春秋》、《中央公論》、《讀賣新聞》、《產經新聞》,他流利的日語,廣泛博覽的閱讀,有如在日本退休的大學教授。但是他為人謙遜、低調,他的角色由漁夫、三輪車伕、出版家、文化人不斷轉換,然而很少人知道他的內涵。他過世的時候,報章、雜誌僅有零星的報導。張先生對這一代台灣甚至華人讀書界的影響,恐怕一時極難估算。張先生的辭世也代表一個動盪的時代,一位傳播新知,文化人卓犖不群的身影。


編序

  志文出版社創立人張清吉先生(1927~2018)於五年前9 月28 日教師節去世,享年92 歲。這位出生苗栗後龍偏鄉的子弟,在日治時代完成外埔國小六年的教育,之後憑著不斷的自學,閱論《文藝春秋》、《中央公論》、《讀賣新聞》、《產經新聞》,他流利的日語,廣泛、博愛的閱讀,有如在日本退休的大學教授。但是他為人謙遜、低調,他的角色由漁夫、三輪車伕、出版家、文化人不斷轉換。然而,很少人知道他的內涵。他過世的時候,報章、雜誌僅有零星的報導。張先生對這一代台灣甚至華人讀書界的影響,恐怕一時極難估算。張先生的辭世也代表一個動盪的時代,一位傳播新知,文化人卓犖不群的身影。

  當時擔任文化局長的鄭麗君女士,曾帶領二位部屬,親來天母捻香祭奠,並轉達是否由蔡英文總統明令頒獎表揚。編者代表家屬婉謝。張先生在世,為人內向低調,他認為廣大的讀者群,他們的支持和鞭策就是他最大的回報。

  這裡共收40 篇文字和張俐璇教授極有分量的採訪,在此特別感謝晏山農蒐集已付稿費的15 篇文字,執筆者都是受益新潮文庫的作家(當時很多是中學生、大學生),從未謀面的晏山農先生免費慷慨全部准予收入這本紀念文集,其他如這套文庫的催生者,也是大功臣林衡哲醫師、秦賢次、李永熾教授,為新潮文庫編寫多本精采電影書籍的李幼新,還有答應寫稿但分身乏術的吳念真、郝明義雖然未及供稿,但是他們的心意,編者了然於心。

  這本紀念文集捐款助印芳名如下: 林衡哲、廖運範、賴其萬、鄭泰安、文榮光、林克明、楊庸一、符傳孝、曹永洋、鍾漢清,在此謹申謝忱。



目錄

編序

1. 張清吉訪談錄—敬悼文化界的舵手 ◆曹永洋
2. 新潮文庫創辦人/張清吉的故事 ◆採訪/邱文福
3. 從《新潮文庫》到《台灣文庫》的心路歷程 ◆林衡哲
4. 新潮文庫五十年的回憶五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向張清吉先生致敬 ◆林衡哲
5. 追憶張清吉先生—與楊牧催生「新潮叢書」的回顧 ◆林衡哲
6. 因書結緣的豐富旅程 ◆秦賢次
7. 向敬愛的出版家致意—我與「新潮文庫」 ◆
8. 李永熾憶張清吉 ◆李永熾
9. 志於文,清且吉—敬悼張清吉先生 ◆何懷碩
10. 孤獨國主與三輪車伕—周夢蝶與張清吉 ◆隱地
11. 「新潮文庫」與「當代醫學月刊」 ◆廖運範
12. 我這一輩子想到都會笑的事 ◆賴其萬
13. 張清吉先生與我們的新潮 ◆林克明
14. 一位平凡、令人尊敬的出版家—張清吉先生 ◆楊庸一
15. 「新潮文庫」和台灣醫界 ◆符傳孝
16. 新時代的新舞台—憶往張清吉先生有感 ◆胡海國
17. 開啟「新潮文庫」的密碼—青春、啟蒙與反叛之始 ◆晏山農
18. 賽伯樂張清吉 ◆陸晉德
19. 追憶一段美好時光 ◆梁祥美
20. 徐進夫與張清吉—玄妙的合作情誼 ◆洪祖徐來
21. 《悉達求道記》讀後感 ◆徐丹
22. 我的「新潮文庫」第一本—《羅素散文集》 ◆江明樹
23. 出版家張清吉先生二三事 ◆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
24. 每片新潮都流向知識的大海 ◆果子離
25. 「新潮文庫」領我們走進世界文學花園 ◆王昭文
26. 知識沙漠中綻放的仙人掌 ◆許又方
27. 因志文而豐富而深刻 ◆錢鴻鈞
28. 談〈新潮文庫〉和新潮叢書 ◆鍾漢清
29. 我的「新潮文庫」書誌蒐藏史 ◆李志銘
30. 「新潮文庫」日本文學與我 ◆邱振瑞
31. 緬懷那樣的人和那樣的時代 ◆書海衝浪手
32. 新潮.鈴木.我 ◆梁國淦
33. 青衿我輩的《新潮文庫》 ◆李元璋
34. 撫書追昔 ◆秦就
35. 至情至性 親書親人 ◆李曉華(退休教師)
36. 古代文青養成術 ◆高苦茶
37. 遨遊「新潮」的吉光片羽 ◆劉韋廷
38. 航向啟蒙的海圖—我與「新潮文庫」 ◆陳信仲
39. 記一段青春歲月—「新潮文庫」的啟蒙 ◆廖志峯
40. 冷戰年代的翻譯介入:「新潮文庫」的譯者觀察(1967-1980)張俐璇

參考資料
附錄: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書系出版簡表(1967-1980)
張清吉訪談錄—敬悼文化界的舵手   ⊙曹永洋
 
問:張先生,您能告訴我們您的出身和學歷嗎?
 
答:我是日據時代1927 年出生於苗栗縣後龍鎮。我在苗栗外埔公學校就讀(其中有一年轉到台南),五年級時轉回外埔公學校(現為外埔國小)並在該校畢業。
 
問:請問啟蒙您喜歡課外讀物的是哪些書籍?
 
答:我就讀小學四年級時,父親因為家計負擔太重,全家遷到台南鹽水並在糖廠任職一年;我因此有機會在糖廠附設圖書室裡,讀到一套日本出版社為青少年編寫的青少年版讀物,諸如《少年俱樂部》、《講談俱樂部》等書就成了我的啟蒙書籍。這一套完整的刊物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看到浩瀚的知識國度,也養成我一生手不釋卷的閱讀習慣。
 
問:誰是影響您一生最重要的人?
 
答:搬回故鄉外埔公學校時的日籍導師大藏先生是我的恩師,他教我們五、六年級。全班男女同學合計44 名,他發現我的成績經常保持第一,時常鼓勵並指導我;他當時單身,我畢業後,太平洋戰爭風雲日益險惡,學校的男教員開始被徵調上戰場。離開學校後我與恩師完全失去聯絡,不久我也被徵召到高雄岡山航空場報到,經過一番嚴酷無比的魔鬼訓練,之後被分發到飛機場第一線工作,這種組裝複雜的發動機和裝砲任務,相當繁重又有危險性,我心想不久自己也會被送往南洋當砲灰。1945年8 月15 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才得以解甲還鄉。
 
問:戰爭結束,您上台北謀生以前,在故鄉做過哪些工作?
 
答:我當過農夫,種過稻米、地瓜、西瓜、花生,也當過漁夫,早上三、四點使用竹筏摸黑出海捕魚。當時沒有氣象預報,有時海面突然掀起狂風巨浪,把竹筏沖上一個半樓層高。這時漁夫四人各據竹筏一角,中間由另一人掌舵判斷各種情況,看來真是驚險萬狀,與《老人與海》、《冰島漁夫》的情節不相上下(二書均收入新潮文庫)。
 
問:張先生,您為什麼會動念離開故鄉北上謀生?那一年您幾歲?
 
答:我是26 歲時,帶著新婚四年的妻子北上謀生。那時不幸的「二二八事件」已經發生,從此台灣進入長達38 年的戒嚴時期。成家後我在故鄉當了四年農夫、漁夫,知道在偏遠的鄉下不會有發展和出路,所以決定北上另謀生計。到了台北,找工作不容易,開始做一些零工,也當過三輪車伕。同業看我一有空就跑書攤找書、買書,勸我自己開書店。1963 年我在臨沂街口開了第一家「長榮書店」,書店分成兩個部門,一半出租各類書籍,一半做舊書交易買賣,業務就這樣開始。
 
後來的歲月中,妻子幫忙每天接電話、包書、送書、在店面賣書,處理許多繁雜瑣碎的業務。我自己則全省一、二百家書店親自推銷書籍、收帳,每天忙到清晨一、二點的艱苦歲月,哪裡有時間看書。多年後雖請了業務員,終年還是像陀螺轉個不停。等到女兒政大中文系畢業可以分擔一點編輯工作時,她竟十分猶豫是不是要從事這麼辛苦的出版事業。1975 年結束了三家「長榮書店」門市部,我們全家搬來天母直到現在。
 
經營長榮書店不久,這時來買書的第一批客人,出現了李敖、林衡哲、陳鼓應,以及當時尚就讀成功中學初中部的秦賢次。更重要的是其中林衡哲(當時是台大醫學系四年級學生),就成為我後來踏上出版事業的催生者。
 
問:請問您為什麼會創立新潮文庫?
 
答:這就要歸功於我遇到的大貴人林衡哲先生。這位台大醫學生看到志文出版社出版一些學習英語的漫畫書,和一些消遣性的幽默小品,他當面對我說了兩次:「張先生,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你出版這種書無益社會人心啊!有一流的文化,才有一流的國家。」這時他已經在「文星叢刊」出版了第一本翻譯書籍《當代智慧人物一夕談》。不久《自由中國》、《文星雜誌》、《歐洲雜誌》相繼停刊,雷震判刑十年定讞,文星書店關門。台灣文化界進入一個氣氛肅殺的沉悶時代,這時林醫師翻譯的《羅素回憶集》、《羅素傳》成為這套文庫的奠基石。
 
問:這套新潮文庫,加上五十多冊精裝本的「新潮世界名著」以及後來開拓的企管、勵志、偵探、推理以及新潮少年文庫,數量已經多達一千多冊。五十年來,這些書全面影響了二年級生到七年級生的讀者群。這些忠實的粉絲,很想有機會向您說一聲「謝謝」,您知道嗎?

答:記得有一次我從日本回來,在機場通關的時候,有一位年輕的負責人檢查我帶回來的書籍和資料後,他看到我的名片,立刻面帶笑容,立正向我行舉手禮。我猜想他要表達的是:「我知道您是誰。我是喝新潮文庫奶水長大的……」
 
問:常常有讀者反應,稱讚新潮文庫在選書、導讀、編排十分用心,有如一位高明的導遊,帶領讀者一步一步進入書中的堂奧。「新潮文庫」的出版品為什麼具有這樣的特色?
 
答:因為30 歲到70 歲這段歲月,我每年都要到日本買書,蒐集資料。我發現日本岩波文庫、講談社、白水社、河出社、福音書房都有自己著力的書類,而且各具特色。我想我借鏡最多的是「岩波文庫」,它的歷史已逾一百多年,幾乎與明治維新同步出發,岩波文庫也是帶動日本全面走向「文化維新」的原動力,它刊行的「教養文庫」成為日本現代國民必讀之書,我們心雖嚮往,但力有未逮。現在台灣繼起的出版社,已有好幾家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這是我們欣見的一種新氣象。
 
問:現在新生代閱讀,都在手機解決,紙本已經已迅速沒落,對這種現象,張先生有什麼看法?
 
答:我自己已在72 歲時全面退休,出版業務交棒給二子、二女,過著深居簡出的歸隱生活,有二十年還在自宅的樓頂種菜、蒔花。羅東仁醫陳五福博士(1918 ∼ 1997)晚年曾親自來出版社看我,因為我們出版了十來本史懷哲系列的書籍,他本人曾用德文與史懷哲通信;陳醫師認為作家嘔心瀝血寫出的經典,讀的人也要正襟危坐、仔細咀嚼品味,才能吸收領悟,並化成自己的營養。當時我聽了很感動,也對他一生照顧、提供教育環境給視障同胞的仁行義舉肅然起敬。
 
問:張先生,文化界稱譽您是「台灣的王雲五」。《天下文化》雜誌於2000 年推選台灣200 年來台灣最有影響力的200 人,您是名列金榜的唯一文化界人士。這些難道不是實至名歸的殊榮嗎?
 
答:一本書出版後,讀者很快就有回應,有的對譯筆、書的內容提出看法,甚至建議我們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我想這比任何有形的獎賞更有意義。
 
2010 年9 月20 日訪談於志文出版社
原刊登於《文訊》第397 期(2018 年11 月)
曹永洋,1937 年出生於士林蘭雅。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中學30 年。退休後曾任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總編輯、臺灣史懷哲之友協會志工。著有《歷史人物的回聲》,近年完成之本土人物傳記計有:陳五福、郭維租、胡文池、馬偕、林宗義、林恩魁等六本。《陳五福傳》曾獲中國文藝協會傳記類及該年度(1993)十大本土好書的肯定。本人更獲2006-2007 年度臺北西區扶輪社「臺灣文化獎」的殊榮。

日日新、Day by Day/ Project by Project,兼記校友曹永洋、楊誠、陳文華、張己任、喻紹發等多人:回首《張清吉紀念文集》的來時路和接著辦事:校對、何懷碩與我們、.....晚餐漢清講堂164 劉述先及其【馬爾勞與中國】;校友合作編輯   王孝廉紀念文集 第一階段 ;母帶欣賞會   (音樂導聆: 張己任、喻紹發、徐伯年:贈書回報、認識台北街道。。。。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761067017669093


Wednesday, September 11, 2024

“It’s odd, but I can explain it easily in a sort of dictum: My films are my voyage, and my writing is home.” — Werner Herzog

 “It’s odd, but I can explain it easily in a sort of dictum: My films are my voyage, and my writing is home.”  — Werner Herzog



甲辰仲秋 在臺南孔廟吟唱漢詩

時間|2024/9/21(六) 16:00-17:00

地點|臺南孔廟明倫堂(臺南市中西區永華里南門路2號)

女高音 羅惠真/演出

數位傳聲 財團法人臺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主辦

定價250元,特價200元(含孔廟門票)


這是數位傳聲第三次與臺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合作,在臺南孔廟明倫堂舉辦音樂演出。中秋剛過,再次邀請鑽研漢詩吟唱多年的女高音羅惠真在孔廟吟唱漢詩。

羅惠真生於台中,祖父為櫟社成員,故得家學浸潤。自幼強記古典詩詞,台中女中畢業後,考入師大音樂系,主修聲樂,又負笈美國。結合家學、正統聲樂訓練,在漢詩吟唱中,發現另一片天地。羅惠真曾以《遞嬗:羅惠真河洛漢詩吟唱與德法藝術歌曲》獲第31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唱獎」與「最佳製作人獎」,並入圍「最佳專輯獎」。今年再以《問世間情是何物》入圍第3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並獲得「最佳演唱獎」。羅惠真以臺語文讀音「依字行腔」為主體,透過內觀方式表達愛情和情欲的深刻體驗,獲得評審肯定。


9月21日下午四點,這位剛出爐的第35屆傳藝金曲獎得主將再次現身臺南孔廟明倫堂,挑選五首與「月」相關的詩,包括李白的〈長相思〉與〈靜夜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詩經的〈月出〉與蘇軾的〈水調歌頭〉,透過羅惠真的吟唱,領略詩文之美,聲韻之麗。羅惠真也會帶領現場聽眾,學習以漢文吟唱詩歌。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ju9j5az6fYvtCYP49


李白 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 

微霜淒淒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 

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遶芳甸, 月照花林皆如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詩經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勞心慅兮。 �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蘇軾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 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演出者】

羅惠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士,紐約曼哈頓音樂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聲樂演唱碩士。回台灣後,致力於各國藝術歌曲演唱,近年更專注於「台灣民謠」、「台語藝術歌曲」及「台語漢文吟唱」,發行的專輯包括「林福裕台語藝術歌曲集:咱的故鄉台灣」、「遞嬗:羅惠真河洛漢詩吟唱與德法藝術歌曲」(獲第31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唱獎」與「最佳製作人獎」,並入圍「最佳專輯獎」)。2023年底發行新專輯「問世間情是何物」(2CD),以台語文讀音「依字行腔」吟唱詩詞為主體,跨越各國民謠與藝術歌曲,跨越千年,以七種語言演唱53首歌曲,獲得第3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



Tuesday, September 10, 2024

漢清講堂 陳耀昌

 恭喜商硏院董事長及前台南市長許添財先生精心策劃,完成一次成功的台日國民外交。謝謝大洞先生𣈳力相助,讓我人在台灣,卻能以錄影方式向日本朋友介紹台灣自荷蘭時代到台灣民主化的歷史。


自從全世界更注重台灣的獨特地位,台灣史也更受到國際人士的重視。我的英文版《傀儡花》書評能刊登於美國權威歷史學術雜誌《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則是另一例。這也是台灣的歷史劇即將開始被世界重視的時候了。


許添財理事長把握了這個「台南400年」的契機,真是用心良苦。黃偉哲市長與謝仕淵局長的努力,讓台南400年在國內人士注意到台灣的多元化歷史,許添財董事長及簡陳中主任的行動則把台南400年的波瀾推廣到國際。祈國人再接再厲,讓世界人士更了解台灣史,了解新台灣。


另外有一個好消息。我的,《福爾摩沙三族記》英文版將於年底由「梅嶼出版社」推出。日文版則在2023年已由大洞敦史先生在日本東方書店出版。

日本雜誌衰弱 書店

 日本的書店逐漸減少,背後有多重因素。首先,出版業本身的結構性問題是主要原因之一。在1990年代末,日本曾擁有約23,000家書店,但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大幅下降至12,026家,而其中真正銷售書籍的實體店面只有約8,800家。這種減少與書店長期依賴雜誌銷售有關。相較於歐美國家,日本書店的收入結構過度依賴雜誌,但隨著雜誌銷售量大幅下滑,書籍的銷售也受到了牽連,導致書店經營更加困難。


數位化的快速發展是另一個重要因素。隨著網路電商購物和電子書籍的普及,許多消費者選擇在線上購買書籍或直接閱讀電子版,這對實體書店造成了極大的衝擊。特別是對於小型書店來說,客流量的減少使得經營壓力倍增,過去十年間已有超過4600家書店無法經營而關閉。數位化進程讓人們逐漸認為,傳統的實體書店已不再是購書的必要管道。


面對這種困境,一些書店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生存之道。有些店家開始嘗試建立與顧客更緊密的聯繫,藉由提供例如職業諮詢等附加服務,或是推動社區回饋的模式,試圖吸引更多的客戶。未來新的書店大概會有幾個變化:不講究性價比,成為一個非日常化的空間,與地區活動緊密結合,成為社區活動的推手。


儘管日本書店面臨經濟壓力和數位化的挑戰,未來仍有可能通過創新模式與顧客建立更深的關係,來挽回實體書店的衰退趨勢。書店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但社區聯繫和創造新價值的努力,或許能成為實體書店的生存之道。

《白鯨記》直播等多次直播

 

感動(78):《白鯨記  之道 》專題 (1,2023) :《白鯨記 22   聖誕快樂》冬至湯圓(紅白)到There is a Land of Pure Delight《白鯨記 42   白鯨之白  》。Rockwell_Kent等(插)畫名家 : Moby Dick or The Whale – Herman Melville (Chicago: Lakeside Press and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30), 哥川廣重  江戶名所之"白"。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531282210969651


Moby Dick attacking a whaling boa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ckwell_Kent

  • Johnson, Fridolf. The Illustrations of Rockwell Kent: 231 examples from Books, Magazines, and Advertising Art.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76.

One of Kent's exemplary pen-and-ink drawings from Moby Dick appears on a U.S. postage stamp issued as part of the 2001 commemorative panel celebrating American Illustration, with other artistic examples by Maxfield ParrishFrederic Remington, and Norman Rockwell.


“Sweet fields beyond the swelling flood, 

Stand dressed in living green. 

So to the Jews old Canaan stood, 

While Jordan rolled between.”

 感動(78):《白鯨記  之道 》專題 (1,2023) :《白鯨記 22   聖誕快樂》冬至湯圓(紅白)到There is a Land of Pure Delight《白鯨記 42   白鯨之白  》。Rockwell_Kent等(插)畫名家 : Moby Dick or The Whale – Herman Melville (Chicago: Lakeside Press and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30), 哥川廣重  江戶名所之"白"。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531282210969651





動(78):《白鯨記  之道 》專題 (1,2023) :《白鯨記 22   聖誕快樂》冬至湯圓(紅白)到There is a Land of Pure Delight《白鯨記 42   白鯨之白  》。Rockwell_Kent等(插)畫名家 : Moby Dick or The Whale – Herman Melville (Chicago: Lakeside Press and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30), 哥川廣重  江戶名所之"白"。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531282210969651



感動(77):無限II 倩玉的版画世界JUDY ONGG WOODBLOCK PRINTS 翁倩玉。許多“微感動”,冬至快樂! the winter solstice,  the symbolic rebirth of the sun, Happy winter solstice! Don’t forget to wrap up warm! 美國 台灣 被她的歌聲感動到淚如雨下your one wild and precious life.   

 Kevin Kelly〈下一個五千天〉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417980818842854


感動 (76) :  友情與師生情:曹永洋;李肇修、廖志峰 (都是漢清講堂之友)。直播會前會後「 淚光 閃爍」:曹永洋:文學史上的 《白鯨記》(2023年12月21日)。比較志文版、上海譯文版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543383619750705



曹永洋:文學史上的 白鯨記(2023年12月21日)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276464538753789

感動 (75): 曹永洋導"讀" 志文版  《白鯨記》,


感動 (74~75) 感動 (74):《白鯨記》(Moby Dick ByHerman Melville赫曼‧梅爾維爾原作直播討論 鍾漢清 2023. 12月21早上11點 ) :不朽的Moby Dick《白鯨記》, 孫康宜、劉克襄等等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Norton 研讀本;中譯本從曹庸1957到 陳榮彬2019 ; Unpainted to the Last -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5 20世紀各出版社插圖,道明ˉFrank Stella (1936 - ) 到名家The Waves Series 。感動 (75): 曹永洋導"讀" 志文版 《白鯨記》,約下午約2點半,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398303435877318


感動(73):英國聖誕特色,今年最盛 幽默諷刺美國Trump 事件,最妙 二齒 Panto goes political this year with Brexit and Trump jokes;【國際新聞小八卦】黃哲斌。 How Picasso haunted 2023......Toshiba is set to delist in Japan after 74 years Time Square 企業廣告.....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574602608176338
感動 (72) 人類自由指數。《回憶錄》:失敗者;革後餘生、杜邦家捐花園。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Mémoires d'une jeune fille rangée"《年輕的回憶》, 超富豪 得天獨厚者  It’s My Privilege: Glorious Memoirs by the Very Rich 得超富人家的光榮回憶錄。 Gloria Vanderbilt’s memoir “Once Upon a Time.” 羅斌「他身:本人、他人、神、鬼與祖先」的表現 。 。underwater cables。 BREAKING: The Colorado Supreme Court has disqualified....   Mistletoe稱槲寄生植物。" reading party"(美國)。LG 後代爭產分家?  Google’s Epic Loss, and How 2023 Changed the Internet. 國際象棋巨星 Bodhana Sivanandan8歲.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324772993708416


感動 (71) :佳節近:Christmas trees (傳統自OSLO 之禮;Home in the World) 、The Nativity諸畫 ;"大選的意義" (電視世界大事靜音 放古典音樂 )、"大戰"屠殺的續集; "親愛的33歲"......李遠哲的呼籲;"最在乎的10件事情";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29873769029181

At last the anchor was up, the sails were set, and off we glided. It was a short, cold Christmas; and as the short northern day merged into night, we found ourselves almost broad upon the wintry ocean, whose freezing spray cased us in ice, as in polished armor. The long rows of teeth on the bulwarks glistened in the moonlight; and like the white ivory tusks of some huge elephant, vast curving icicles depended from the bows.



 ye harpooneers; good white cedar plank is raised full three per cent within the year. Don’t forget your prayers, either. Mr. Starbuck, 


Moby Dick' By Herman Melville《白鯨記》200年



 'Moby Dick' By Herman Melville《白鯨記》出版200年;《人和書》blog 的相關記載
2019年台灣書市至少有2本與白鯨記相關的書:查博客來,近10本(以上)相關
《白鯨記》裡頭有一群「為最崇高的悲劇而設的」人物,也有專為這些悲劇角色所設之最適當的一個敵人:一條白鯨。就梅爾維爾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容易創造的寓言,因為他同他的英雄在感情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理智上卻是不贊同他的。他寫了「一本壞書」-這是他寫完以後說的話-但是,他感覺到「好像綿羊似的潔白無暇」。捕鯨是梅爾維爾的最愛-確實是最愛,昔日他親身出海捕鯨;《白鯨記》寫成後,他也以文字捕住了一條不死的鯨。

“It’s a horrifying step toward extinction."



關於這個網站WASHINGTONPOST.COM

Two percent of the world’s 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s have died in the last two months


Oxford World's Classics

We will be honoring Herman Melville as the #ClassicsInContext Author of the month for August! Herman Melville was born on August 1, 1819 in New York City. Melville is a renowned American novelist, poet, and short story writer, most notably for 'Moby Dick' and 'Bartleby, the Scrivener.' At the start of his life, he and his family lived in luxury, only to plunge into poverty once his father died shortly after the failure of his import business in 1832. The author later embarked on a whaling voyage in the South Seas that inspired his early novels 'Typee' and 'Omoo.'

圖像裡可能有1 人、鬍鬚


Today is Herman Melville’s 200th birthday. For the past century, his fame has known no bounds, his reputation no rest, his life no privacy—something he desperately sought, and found at a farm in the Berkshires.



關於這個網站
NEWYORKER.COM
Herman Melville at Home


Herman Melville

Happy 200th Birthday to Herman Melville, born on this day in 1819 in New York, NY.
“Consider the subtleness of the sea; how its most dreaded creatures glide under water, unapparent for the most part, and treacherously hidden beneath the loveliest tints of azure. Consider also the devilish brilliance and beauty of many of its most remorseless tribes, as the dainty embellished shape of many species of sharks. Consider, once more, the universal cannibalism of the sea; all whose creatures prey upon each other, carrying on eternal war since the world began.
Consider all this; and then turn to the green, gentle, and most docile earth; consider them both, the sea and the land; and do you not find a strange analogy to something in yourself? For as this appalling ocean surrounds the verdant land, so in the soul of man there lies one insular Tahiti, full of peace and joy, but encompassed by all the horrors of the half-known life. God keep thee! Push not off from that isle, thou canst never return!”
― from MOBY DICK (1851) by Herman Melville
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moby-di…/9780679783275/


"It is not down in any map; true places never are." Today marks 200 years since the birth of MOBY-DICK author Herman Melville. Learn more about Ahab, Ishmael, and the white whale: http://bit.ly/2Kmro8H

未提供相片說明。

我們的高中生涯不無聊,當別班同學在唸祭文範本時,老曹告訴我們白鯨記的故事。梅爾維爾二百歲生日快樂。
未提供相片說明。

人和書blog 的相關記載
Herman Melville: "Bartleby, the Scrivener", "Omoo", Complete Shorter Fiction 大洋洲的逍遙列島(attraction to the South Seas)

名著金句: "Billy Budd, Sailor"

"Moby Dick" is an acquired taste—like Melville himself. MOBY-DICK, Making Digital Books Into Page Turners

Moby Dick,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and Homer's The Odyssey by Bob Dylan

新潮文庫出版 Simone de Beauvoir 回憶錄和第二性三冊

 “And then I am awfully greedy; I want everything from life, I want to be a woman and to be a man, to have many friends and to have loneliness, to work much and write good books, and to travel and enjoy myself, to be selfish and to be unselfish... You see, it is difficult to get all which I want. And then when I do not succeed I get mad with anger.”


Simone de Beauvoir to her lover Nelson Algren, 1947




Simone de Beauvoir became one of the first women to graduate from the Sorbonne, earning a degree in philosophy in 1928. She would go on to be one of the leading philosophers and public intellectuals of her time.


de Beauvoir published novels, short stories, and an autobiography, but she is best remembered for her contributions to feminist and existential philosophy (despite the fact that she did not consider herself a philosopher and for much of her career rejected the label “feminist”). Her book The Second Sex was published in 1949 and an English translation soon followed in 1953. The book became hugely influential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and inspired the rise of “Second Wave” feminism. Whereas “First Wave” feminist activism had been directed toward such things as women’s suffrage and equal property rights, the “Second Wave” challenged more broadly societally imposed gender roles and sought to break down the stereotypes that excluded women from many professions and social opportunities.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de Beauvoir was known more for her ultra-leftist politics and her lifestyle than for her philosophy. She was in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philosopher John-Paul Sartre for over 50 years, but their relationship was famously “open,” and de Beauvoir had numerous othe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both men and women.


She died in 1986 at age 78 and was buried in Paris, next to Sartre.


Simone Lucie Ernestine Marie Bertrand de Beauvoir was born on January 9, 1908, one hundred sixteen years ago today.


隱地(果子離) 劉森堯 《導演與電影》、《電影與批評》《電影藝術面面觀》四百擊 《天光雲影共徘徊》《母親的書》《我的初戀情人林美麗》

 

「在我的想像裡,天堂是這麼一個地方:一個失眠的鄰居,在永恆的燭光下,讀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

《說吧,記憶》,Vladimir Nabokov
(後來有廖月娟譯本)1978劉學長在英國推薦我的書。因為作者身世和書名有吸引力,我去圖書館查過。








逢甲大學 電影 劉森堯 2024.2.13 曹老師說劉兄不錯,可惜沒邀到他寫志文。寄書寫信給劉,有回音,曹給我們看“鄉下地址。”

九零年代起,遠流有“電影館”(叢書),改變台灣電影的出版。劉早期翻譯大導演的自傳,布紐爾,柏格曼。


【轉型正義電影賞析】系列由甫自逢甲大學外文系教職退休的學者、作家劉森堯策畫與主講。劉森堯是上世紀八O至九O年代台灣重要的影評人,其翻譯的《電影藝術面面觀》,是四、 ...



2016

(1977-78年,劉學長幾次從倫敦到我就讀學校訪我,一起住單身宿舍。同層的9未住戶多很友善,......)
周五2015.09.18與曹永洋先生聚會的一些細節,我補充一下:他也推薦許多書與文章,最出乎我意外的是劉森堯學長的三篇大文:記母親、戀人.... (據說刊在劉森堯著 《天光雲影共徘徊》, 爾雅 出版社,2001),待查。2016.2.28 補《母親的書》,台北: 爾雅 出版社,2004)收入《母親的書》(我很佩服他可以用台語唸名著給不識字的母親聽)、《我的初戀情人林美麗》兩篇,應該是老曹說的。《母親的書》自序說隱地先生在2001年預付20萬元給作者。.....



讀書

  - Page 116 - Google Books Result

劉森堯 - 2009 - ‎Book reviewing
劉森堯 讀書 116 心的冒險歷程。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像是法國新浪潮運動時代的著名影片「四百擊」,作家威廉,高汀的《蒼蠅王》,《屠夫男孩》因此也可看成是一個小孩的 ...

導演與電影-志文出版-劉森堯-32開312頁1977.
  • 導演與電影

    劉森堯 / 志文出版社 / 1990-1-15 / NT$150
    (少于10人评价)
  • 電影與批評

    劉森堯 / 志文出版社 / 1982-9-30 / NT$190
    (少于10人评价)
    本書作者劉森堯是一年輕一輩最受矚目的影評家。除了本書之外,著有「導演與電影」、「電影生活」,譯有「電影藝術面面觀」、「電影技巧與電影表演」等,這一系列著譯充...






《電影藝術面面觀》現代電影藝術欣賞□劉森堯譯/ 志文1985再版



----hc 2018.10.17

四百擊  劉森堯 電影 志文


Les Quatre Cents Coups

The 400 Blows (FrenchLes Quatre Cents Coups) is a 1959 French New Wave drama film, shot in DyaliScope and the debut by director François Truffaut; it stars Jean-Pierre LéaudAlbert Rémy, and Claire Maurier

The English title is a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French but misses its meaning, as the French title refers to the idiom "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 which means "to raise hell". On the first pri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subtitler and dubber Noelle Gillmor gave the film the title Wild Oats, but the distributor did not like that and reverted it to The 400 Blows. Before seeing it, some people thought the film covered the topic of corporal punishment.[6]~~ Wiki


大人は判ってくれない』(おとなはわかってくれない、Les Quatre Cents Coups)は、1959年フランス映画である。




raise hell

phrase of raise
INFORMAL
  1. make a noisy disturbance.
     
    "lager louts raising hell in the Home Counties"



劉森堯 - 2009 - ‎Book reviewing
劉森堯 讀書 116 心的冒險歷程。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像是法國新浪潮運動時代的著名影片「四百擊」,作家威廉,高汀的《蒼蠅王》,《屠夫男孩》因此也可看成是一個小孩的 ...

讀書

By 劉森堯


很巧,在燠熱的午後時光,錄製廣播節目,談隱地的散文代表作《漲潮日》,第二天,「爾雅出版50年座談會」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舉行。爾雅出版社50歲了,時光過得既快且慢。

《漲潮日》寫於隱地58歲時,卷首敘事詩〈第五十八首〉,把童年顛沛歲月到成立爾雅出版社、著作迭出的近況,以詩形式交代。而現在隱地已近九十歲,仍在寫,仍堅守出版崗位。

隱地和我父母年紀相仿,不一樣的是,1936年十歲那年,隱地從中國大陸來台,之後再也回不去了,他與他的父母,所謂的外省人,生命滿滿的離散經驗。而我父母生長在台灣,樂業不敢說,至少安居。但他們年輕時期的共同特色是:窮。

隱地在這本書裡寫流離往事,從童年到青年,好一段時間,無屋可住,沒飯可吃,窮困潦倒,家人四散。平常串門子聽他閒聊,談出版,談作家,談生活,但年少這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很少聽他講起,可能是太沉痛了,深潛在心底,不太輕易與外人道。

臺灣錢,淹跤目,臺灣成為四小龍,是很後來的事。1950年代島上經濟之困窘,從街道名就可以知道。有一條街就叫克難街。

常聽說臺北市南機場附近曾經有條克難街,但從來不知道這街到底在哪裡。隱地書上寫,克難街現在一分為二:國興路、國青街,但我查到的是一分為三:國興路、青年路、國青街。

但你若上網搜尋,會多次看到長青街這個詞。不知始作俑者是誰,總之以訛傳訛,憑空跑出一條長青街來。

克難街,是當年眷村最多的蜿蜒街道,1953年命名,1993年更名。克難,顧名思義,就是克服困難,意為簡陋、將就。例如缺乏樂器,就敲打罐頭、臉盆來演奏, 將就一下,這叫克難樂隊。

現在克難街早就沒了,但7-ELEVEN卻有一家克難門市,在萬青路上。

隱地為什麼寫到克難街?因為講到防空洞。他曾租屋於防空洞,防空洞的家就在克難街。

雖然隱地是我父母輩的人,與我隔了一個世代,但是他書裡面講到往昔的人事地物,對我來講並不陌生,因為上世紀五六○年代臺灣進步不大,社會變動不多,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我所很難想像的事,像前面講到的,防空洞可以當房屋出租,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雖然從小到大常看到防空洞,在學校,在公園,在街市某些角落,黑黑暗暗,常有積水,蚊蟲滋生,感覺跟鬼屋差不多,小時候都不敢進去。但是沒想到還可以當成住家。

隱地政工幹校畢業以後,就住在一個防空洞裡,那是在人家的圍籬裡面,有桌有床有電燈,有門可上鎖。這時的他已經上班賺錢了。

《漲潮日》前半部有很大的篇幅寫父母,這部分寫來精彩,把父母的性格概略勾勒,形象鮮明,但細節不足,細節描述不多,可能是因為親子關係稍為疏離。父親嚴肅,母親暴躁,多少阻斷了彼此促膝長談的機會,因而父母的事蹟,僅止於所見所聞,無法觸及他們的內心。

相較起來,父親寫得更見活絡,書名也與父親有關。父親拼事業,無奈事與願違,算是人生失敗組。雖然出生於名校好系(英文系),但他不甘於此,男兒志在四方,想做國際貿易,換來的只有兒子為此蒐集到很多國際郵票,訂單不來,徒呼負負。但是他不失志,認為自己不發達只是一時退潮,總會等到漲潮的一天。可惜這天始終不曾來到,待兒子成立出版社,著作等身,算起來子代父漲了潮,但是自己已經看不到了。

而母親,意想不到,是個脾氣暴躁的人。隱地寫道,小時候最怕把睡夢中的母親吵醒。母親的聽覺非常敏銳,一點風吹草動都會醒來,睡眠被中斷醒來,孩子就麻煩了。他說,有一年暑假,他不小心吵醒午睡中的母親,母親從床上跳起來,拿起床邊一罐乳液,往他身上丟,接著一頓狠打。他逃出家門,母親追出來,拿起地上木屐、磚頭扔過去,他跑到街上,直到看不見母親的身影,才往前走。

這一段讀得驚心動魄。母親心裡有個很深的結,若有訪談,窺知一二,應該多了好多故事吧。

扣除小說和詩集,隱地光是散文數量就非常可觀,他的散文與隨筆的共同關鍵詞就是時間。《漲潮日》有一輯「走過的年代」,從五○年代起,每十年一篇,寫到二○○○年,談十年間的出版現象和社會觀察。後來他又以十年為一個單位,出版專書,構成「年代之書」。另外,他的日記散文從2002年開始,陸陸續續寫了好多部,時間無聲流逝,此身雖在堪驚。